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执基层治理之毫,润民生福泽之卷

基层,于国家治理体系而言,仿若大厦之基石。基固则国兴,基宁则世安,基层治理恰是国家治理的末端脉络,与群众的切身权益及社会的安稳发展紧密相连。要思民之所思、忧民之所忧、解民之所困,深入基层去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回应基层群众所需所求,切实做到居民有诉求、组织有回应、服务有保障、群众有感受,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思民之所思,办好“微事”。民生无小事,点滴皆牵情,群众日常的衣食住行、健康疗养、生养教育,虽细微琐碎,实则为攸关民生福泽的关键,如一扇窗,精准映照出群众的内心期盼,牵系群众的生活品质。要将群众的琐事视作自身的要事,悉心梳理群众身旁的扰心事、忧心事、闹心事,以群众所需为引,借切实行动化解难题。

忧民之所忧,办好“急事”。基层事务要以民为本,以群众呼声为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显著急迫的诉求,以点展面,悉心聆听群众心声与意愿,真切体悟社情民意,坚持问题导向,磨砺专业素养,谋划科学策略,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增强民生事务的精准性、实效性与长效性。

解民之所困,办好“难事”。基层工作直面群众,会遭遇难题,然而难题不可置之不管。青年干部需具直面困境的果敢,剖析难题根源,从群众朴素的言语中听懂群众的“话里有话”,于思索间探寻深度,自表象洞察本质,理解人民群众的苦与甜,了解群众的“真需求”“真期盼”,觅得破解难题的有效路径与举措,纾解痛点,将群众的“诉求清单”转化为“赞誉答卷”。

“益民之举,纤毫必为;损民之事,毫末必除”。基层治理工作者需身临基层且情注基层,倾心化解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切实让群众真切感知变化、见到成果、收获实惠,在民生实事中夯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基,精心勾勒民生福泽长卷。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