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博主身穿民族服饰,走在国外繁华的大街,让更多的外国人看到中国美,看到中国文化。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各自拥有别具一格的服饰文化。无论是雍容华贵的满族旗袍,还是简约质朴的壮族服饰;无论是璀璨夺目的苗族银饰,还是高级典雅的藏族长袍,每一件服饰都在讲述着一个神秘的东方故事以及民族的传奇。
外国网友看了这些民族服饰,皆感惊艳。他们为中国民族服饰之精美而震撼,亦为中国深厚的文化内涵所打动。有外国网友云:“此等衣裳,真可谓美轮美奂,每套皆似艺术品,使吾领略中国文化之魅力。”更有网友评论,中国的56个民族服饰,是他们所见真正高级的时尚秀与奢侈品。的确如此,苗族的银饰可不是普通的饰品,而是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代表着苗族的历史记忆、审美追求以及宗教信仰。那些精美的银饰上往往雕刻着复杂的图案,讲述着苗族的神话传说和迁徙历程,是苗族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它是苗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具象化。在藏族文化中,长袍不仅是保暖遮体的衣物,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它还体现了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对宗教的虔诚之心,以及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传统服饰和饰品,都是各民族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
近期,英国爱丁堡大学,一位苗族女孩穿着家人一针一线亲手制作的民族服装,参加毕业典礼。女孩落落大方,还自信展示苗族舞蹈,赢得满堂喝彩。她带着家乡的情思和家人的祝福,生动地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今,越来越多留学生选择穿戴民族服饰参加毕业典礼。中式盘发、花纹云肩、马面裙、簪花……他们把中国式浪漫穿在身上,这既是当代年轻人敢于创新的体现,也彰显了强大的文化自信,因为他们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文化自信,源于对自我文化的深刻认同和热爱。一个民族,只有深刻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古老的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从唐诗宋词到现代文学,从四大发明到现代科技,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正是这份对自我文化的深刻认同和热爱,让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能够坚守自己的文化阵地,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
文化自信,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的苦难和挫折,但正是凭借着文化自信的力量,我们才能够一次次地站起来,走向复兴。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但只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就能够激发全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是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的桥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与互鉴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而文化自信,正是我们进行文化交流与互鉴的基石。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时,才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外来文化,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魅力。这样的文化交流与互鉴,不仅能够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更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十年,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刻阐明了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明确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也面对着新情况新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作为党员干部,作为进步青年,要坚定文化自信,以高度历史自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传承发展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在做好文化传承中更好展现担当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努力推动文化传承工作高质量发展。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除了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文化自信源自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正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从世界历史上看,一个对自身的文化传统、历史传统特别认同的国家、民族,才能够立于世界不败之地。当今乃至未来全球化时代,各种价值观念交相辉映,同时又鱼龙混杂的时代,更需要用文化,用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来凝聚人心,形成一个牢固的共同体。所以,较之于政治、经济、生态、社会等各方面的主张,文化是整个民族国家当中最深层次的,而且是最基本的,同时是影响力最持久的力量和精神源泉。
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坚定文化自信就能凝聚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伟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新的时代重任、新的历史创造,比以往更加需要强大的精神引领和文化支撑。唯有将文化建设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中、协调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过程中和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全程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其目标。今天,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必须深刻认识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文化自信自强起来,才能彻底避免“跟人脚迹,学人言语”问题,才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时代新征程,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坚持守正创新,就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继续推进“两个结合”,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彰显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华章。
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激发蕴含在党员干部内心中宝贵的精神力量。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和进步青年必须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始终把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立在对党的信仰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全面增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党员干部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不断强化党的使命担当意识,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真刀真枪解决思想根子上存在的问题,使每一次党内生活都成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生动课堂,全面树立树牢正确新时代文化观。必须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学懂弄通“两个结合”上下一番苦功夫,确保学到底、悟到位,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新的伟大实践历练中增长文化建设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提能力,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走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路,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协同推进文化创新,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武汉市两江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