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理基层:施工前要将基层表面的灰尘、杂物、油污等清理干净,确保基层干燥、清洁,以保证防水材料能够与基层良好粘结。
2、阴阳角处理:卫生间的阴阳角处是防水的关键部位,容易出现裂缝和渗漏。在阴阳角处应先做附加层,可采用卷材或涂料进行加强处理。附加层的宽度一般不小于300mm,在阴阳角处形成圆弧状,以增加防水的可靠性。
3、管根处理:卫生间的管道根部也是容易渗漏的部位。在管道安装完成后,要对管根周围进行密封处理。先用密封胶对管根与地面、墙面的缝隙进行填充,然后再做防水处理。可以在管根周围涂刷防水涂料,形成一个高度不低于200mm的防水套管,以防止水从管根处渗漏。
4、墙面防水处理:卫生间的墙面也需要进行防水处理,尤其是淋浴区的墙面。淋浴区墙面的防水层高度应不低于1800mm,其他区域的墙面防水层高度一般不低于300mm。对于轻质隔墙,建议整面墙都做防水处理,以防止水渗透到隔壁房间。
防水施工完成后,如何进行验收
1、外观检查:观察防水层表面,要求平整、均匀,无裂缝、孔洞、气泡、起皮、鼓包等缺陷。阴阳角、管根等部位的防水层应处理成圆弧状或钝角,且附加层应粘贴牢固,无翘边、空鼓等现象。
2、厚度检测:使用厚度测量工具,如针测法或切片法,对防水层进行厚度检测。不同的防水材料有不同的厚度要求,例如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厚度一般不小于1.5mm,聚氨酯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1.2mm,需确保防水层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闭水试验:这是验收防水工程的关键环节。先将卫生间的地漏、管道口等进行封堵,然后在卫生间地面蓄水,蓄水高度应不低于20mm,蓄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在蓄水期间,要定期观察水位变化情况,同时仔细检查楼下对应位置的天花板以及相邻墙面,查看是否有渗漏、水印等现象。若发现渗漏,需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修补,直至闭水试验合格。
4、淋水试验(适用于墙面防水):对于卫生间的墙面,尤其是淋浴区的墙面,可进行淋水试验。使用花洒或专用的淋水设备,对墙面进行持续淋水,淋水时间不少于30分钟。之后检查墙面另一侧及相邻房间的墙面是否有渗漏、潮湿等情况,以此判断墙面防水层的效果。
5、检查防水节点:重点检查阴阳角、管根、地漏、门槛石等防水节点部位。查看这些部位的防水层是否完整,密封是否良好,有无渗漏迹象。例如,检查管根周围的密封胶是否饱满,门槛石下方的防水层是否连续,有无断点等。
6、资料审查:要求施工方提供防水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如产品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等,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同时,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记录,如施工日志、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了解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规范和工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