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百科知识

买房交定金后卖方反悔怎么办

1、查看合同约定:仔细查看购房合同中关于定金和违约责任的条款。一般来说,卖方反悔属于违约行为,合同中通常会明确规定卖方违约时应承担的责任,比如双倍返还定金等。

2、协商解决:尝试与卖方进行沟通协商,明确指出房屋出售者的违约行为,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责任,如双倍返还定金或继续履行合同。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争取和平解决纠纷,同时注意保留好相关的协商记录,如聊天记录、邮件、短信或电话录音等。

3、发函催告:若协商不成,买方可以委托律师发送律师函,向卖方明确指出其违约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催告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合同义务或承担违约责任。律师函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还是一种有效的证据保留方式,能够证明买方积极主张了自己的权利。

4、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如果卖方仍然拒绝承担责任,买方可以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买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如购房合同、定金收据、双方的沟通记录等,以支持自己的诉求。仲裁机构或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决,要求卖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双倍返还定金、赔偿买方的损失等。

如何确定买房交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1、合同主体适格: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购房者应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开发商须具备合法的售房资格,如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等。若一方不具备相应能力,如未成年人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签订定金合同,该合同效力可能存在瑕疵。

2、意思表示真实:双方签订定金合同必须是真实意愿的体现,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例如,一方通过虚假陈述房屋情况诱使另一方签订定金合同,受欺诈方有权主张撤销该合同。

3、合同内容合法:定金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定金的数额也需符合法律规定,一般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同时,合同内容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

4、合同形式合法:定金合同一般应以书面形式订立,以确保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书面形式可以是购房合同中的定金条款,也可以是单独的定金协议。若未采用书面形式,可能影响合同的效力认定。

5、定金实际交付:定金合同是实践性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如果没有实际交付定金,定金合同就未生效。即使合同中约定了定金条款,但一方未交付定金,另一方也未表示反对并接受,那么定金合同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