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文化自信不仅是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深入领会文化自信的内涵,践行文化自信,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化自信源于深厚的历史底蕴,源自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家仁爱、道家自然、墨家兼爱……众多思想流派交相辉映,留下了无数璀璨瑰宝。四大发明影响世界,诗词歌赋传颂千古,戏曲艺术美轮美奂……这些都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更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还体现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生命力之中,她既能吸收外来精华,又能保持自我特色,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创新能力。
文化自信如同一条无形纽带,连接过去与未来,团结海内外华人,使我们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保持清醒头脑,坚守自我,共同追梦。文化自信为国家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它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培育创新精神,推动科技进步,助力经济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彰显大国风范。“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孔子学院遍布全球,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互鉴、民心相通,展现了一个开放、自信的大国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文化自信如何践行?在新时代的今天,传承与发展需并重。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创新发展,使其与当代社会相融合,焕发新生机。比如,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让古老文字、艺术焕发新彩,讲好中国故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严厉打击文化侵权行为,保护原创,尊重版权,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升公民素质。
文化自信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内心的信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支撑。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体悟文化之美,从经典阅读中汲取智慧,于历史长河中找寻灵感,让文化自信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携手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