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全面筑牢通道环境整治工作基础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保障,出台《石门乡开展以道路交通为主的通道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成立通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驻村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推进乡村两级书记靠前指挥、一线调度,党员干部督导整改、具体落实。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为载体加强党员学习,组建4支党员先锋队,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动员群众主动参与一线整治,建成全民抓通道环境整治的工作格局。结合“遇事说事”干部服务群众工作法,在每月4日、14日、24日,在村委会或农户院坝召开“说事会”,充分借助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的独特优势,及时处置各类苗头隐患,统筹解决推进通道环境整治中的问题。
二、聚焦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和乐和美农民生活品质
石门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站在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强化民管,激发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引导村民通过“微改造”参与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突出就地取材,利用竹木、土砖、鹅卵石等乡土材料,改造装饰老房子、边角地、道路、沟渠、墙垛等,聚焦每村每季度改造30户人居环境的目标,每季度定期开展村社“环境综合治理·赛马比拼”活动,采取“现场观摩 组织测评”的方式,组织包片领导、村社党支部书记、驻村干部等到各村对环境改造成效打分评比,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探索“村集体经济合作社 村劳务班组”模式,鼓励各村社将在家的泥匠、石匠、木匠、篾匠等乡村工匠组织起来,就地组建一支“通道环境整治施工队”,以工代赈吸纳农民参与通道环境整治。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干部与普通农户结成联户管理,让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逐步改变群众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人翁”意识,给人居环境按下了“美颜键”。利用乡村干部述职会、人代会、成功人士座谈会等大型会议,组织人大代表、人才代表等实地观摩,晾晒通道环境整治成果,形成基层党组织争先创优抓发展、社会各界齐点赞的浓厚社会氛围,同时,让越来越多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年轻人受到感召,返乡创业、回乡置业,带动全村群众致富增收。
三、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塑造宜居宜业农村环境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实施水体治理工程。新建石门社区污水处理厂及二、三级管网升级改造项目,新建二、三级管网4000米,覆盖石门小学、森杉康养、清溪村白蜡槽居民集中点等重点场所,逐步完善污水管网的布设;完成清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24户,大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置。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坚决杜绝焚烧垃圾,对焚烧垃圾和露天焚烧秸秆等行为进行巡查、劝阻和制止318次。推广“生活垃圾分类 再生资源回收”模式,群众主动开展垃圾分类,再生资源企业上门回收,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工作闭环,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效提升。
二是发展绿色产业,“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发展“四业共推”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山蔬菜、中药材、优质粮油、特色养殖的特色农业产业,实现粮油种植面积达1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00亩,生猪养殖年产5000头,扩建萝卜种植基地达300亩。培育风力、楼宇、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以风力、光伏发电为主的能源产业和服装包装、电子代工等为主的楼宇工业,发挥昱达农业县级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帮助其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塑造产品形象,民源公司将风萝卜非遗传承技艺和科学改良的制作技术有机融合,构建“农情四季”的产品理念,打造“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三是做响康复理疗医养融合的服务产业体系。推动森杉康养与其他康养公司合作开展康养服务,促进医疗资源向康养产业倾斜,森杉康养与石门卫生院联合建立中医理疗养生馆,推动医养、农旅、健身、露营等休闲服务项目融合发展,利用现有农旅资源,盘活做强康养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