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三要素”画好乡村治理“同心圆”

近年来,我们深入聚焦乡村治理的创新与实践,明确认识到只有在强化政治引领、深化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才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绘就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乡村治理“同心圆”,引领乡村走向繁荣振兴的崭新篇章。

强化政治引领,擦亮治理“底色”。基层社会治理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提升参与基层治理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到治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通过强化政治引领的多项举措,不断扩大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政治力量,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深化组织建设,夯实治理“基石”。基层社会治理要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牢牢抓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执行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打造上下贯通、紧密相连的管理体系,营造一级促一级、层层抓实效的工作氛围。注重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其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确保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组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优化服务流程,畅通治理“最后一公里”。紧跟基层治理的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以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在职党员双报到”“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为推手,引导党员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走进基层一线和群众中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建立村(社区)民情台账,深入了解群众诉求,排查不和谐因素,及时掌握和妥善处理群众矛盾纠纷,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将矛盾扼杀于萌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