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在年轻群体中正在兴起,主打“精准陪伴”和“志趣相投”的伙伴拥有了专有名词“搭子”。吃饭找“饭搭子”,健身找“健身搭子”,旅游找“旅游搭子”……优秀的“搭子”互相勉励、互相促进,释放出“1 1>2”的优势。那么,在基层中,谁是年轻干部的“搭子”呢?
调查研究是年轻干部的“学习搭子”。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但书本知识终究需要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而调查研究正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最佳桥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心态,强调的是对基层群众的尊重和信任,是年轻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时应持有的基本态度。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的原则,则进一步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亲自深入一线,亲眼目睹、亲身体验,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所在。因此,年轻干部应该让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真正做到“身入”一线、“心到”基层。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同时,还要善于总结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为自己干事创业的“独门秘籍”。
基层群众是年轻干部的“话搭子”。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坐到基层群众家中,与群众同坐一张“长板凳”,倾听他们的声音,这才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正确路径。在与群众的交流中,年轻干部应该放下身段,撕掉标签,褪掉光环,用真诚和热情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应该抛弃生涩难懂的“官腔”,用家常话、家乡话,甚至是“土味情话”,来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作为年轻干部,还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成为群众声音的“传声筒”、矛盾纠纷的“解铃人”、纾难解困的“多面手”,为群众争取更多的权益和福祉。同时,对于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年轻干部也应该主动介入,积极调解,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通过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积极作为,年轻干部不仅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也能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贪污腐败是年轻干部不能沾边的“棘手搭子”。近年来,尽管反腐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一些年轻干部因为种种原因滑向了腐败的深渊。年轻干部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值干事创业的最佳时期,拥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然而,一旦陷入腐败的泥潭,不仅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将被彻底摧毁,还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年轻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把廉洁作为从政的底线永不动摇。“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清正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为官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事业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