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4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高级研修班如期开班,校长(院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深刻阐述了党性修养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的系列论述,不仅系统回答了党性是什么、为何要加强党性、如何加强党性这一系列根本问题,而且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全体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树立了行动指南。
党性,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党性论述,通过常态化的党纪国法教育,不断锤炼党性,砥砺“三情”,矢志不渝地向前迈进。
以赤诚之情,坚定理想信念,升华思想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当前,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面对诱惑时立场不稳,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想根基不牢。党员干部应当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挑战不畏惧,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信仰、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以谦卑之情,严守纪律规矩,强化规矩意识。纪律规矩是党的生命线,是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有的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将党的纪律规矩抛之脑后,甚至顶风违纪,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将党的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自觉接受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以深情之情,践行群众路线,厚植人民情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要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成为人民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
总之,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热情,不断锤炼党性、砥砺“三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