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三大锦囊”推动流动党员“流而有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意义重大,为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社会发展,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其数量持续增加、分布日益广泛。在此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采取精准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确保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就跟进到哪里,确保流动党员“离岗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针对“掌握去向”之难,找准“关键”锦囊,在组织引“流”上发力,让流动党员归队入列。  流动党员往往处于陌生的环境中,缺少组织的关怀和照顾。因此,要推动流动党员管理从“有形”向“有效”全面提升,建立流动党员动态信息库,通过电话摸排、微信联系和上门走访等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全面摸底,记录其工作单位、居住地址和联系方式,达到信息全、底数清、情况明的管理目标,减少“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现象。充分发挥“党建 网格”力量,借助“互联网 ”的技术手段,打造平台“云端”党支部,“一对多”结对联系,通过电话、微信、钉钉等定期联系在外流动党员,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状态,第一时间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加速流动党员融入、融合, 帮助实现流动党员云签到、云教育、云会议、云服务、云考评等一体化管理平台,积极探索流动党员两地、双向协同管理模式,实现有需要找“组织”,让流动党员在他乡也能找到“家”,确保流动不流失 。

针对“跟进服务”之难,找准“着力”锦囊,在服务暖“流”上发力,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处。 流动党员的特点是不固定、不稳定,缺乏组织的保障,容易与党组织脱离联系。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可以做好对流动党员的思想关怀,提供必要的学习和培训,流出地党组织要注重推行“互联网 ”学习教育模式,组织流动党员运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和“党课开讲啦”等平台载体开展线上学习,利用微信群等互联网媒介和新媒体平台探索“线上”学习教育新模式的便捷效能,及时发送学习链接,定期不定时开展线上组织生活交流讨论,帮助流动党员在精神上“补钙”、头脑上“充电”、能力上“加油”。流入地党组织要充分考虑流动党员的有效时间,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定期举办“线下”学习活动,让流动党员就近参加理论学习,补齐学习“短板”。同时要主动在中秋、国庆等特殊时间节点,以“家书乡信”的形式将“红色”资料邮寄到流动党员手中,组织在外党员线上重温入党誓词、收听党课等,营造“特殊时刻”的学习氛围。

针对“作用发挥”之难,找准“突破”锦囊,在先锋引“流”上发力,让流动党员有位可为。流动党员是党的骨干力量,是党的中坚力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流动党员就是“流动红旗”,无论在何处都应该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驻地做贡献、为家乡添光彩。根据流动党员信息灵、思路宽、社会阅历深等特点,号召广大流动党员立足自身岗位履职尽责,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如推行红色积分制,落实流动党员闭环管理机制,鼓励流动党员结合职业特点参与一老一小、文明劝导、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组织回乡流动党员集中座谈,发挥其对外联络、沟通接洽、招商引资的作用,多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带动更多的技术、资金、项目等生产要素和人才资源向家乡转移流动党员在实践中展示自己,以身作则树立红色党员形象,真正做到“离乡不离党,奉献在两地”,让流动党员心系两地发展“流而有为”。

(湖南湘江新区经济发展局 陈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