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时强调,“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坚持和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带来了一些启示,作为基层一线的干部,要认真领悟“六尺巷”典故中的治理之道,正确处理好群众、干部之间的关系,用六尺巷之“智”解锁基层善“治”密码,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美丽基层。
读“谦让故事”,悟“礼让一寸,得礼一尺”之智,以“退一步海阔天空”巧化基层矛盾。“六尺窄巷,宽在礼让”,基层干部要从六尺巷的典故里汲取基层治理之道。基层的社会矛盾纷繁复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矛盾的“激发点”,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突破口”。层出不穷的基层社会矛盾,有其深刻的社会成因,仅仅依靠司法来调解邻里之间的各类纠纷既不理性,也不现实。作为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基层干部要转换调节思路,矛盾化解的方法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俯下身子奔走相劝调解出来的。要主动去发现问题,在矛盾冲突发生之前,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思想传递到群众耳边。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用六尺巷“听、辩、劝、借、让、和”调解法,发动群众身边有说服力的“五老”和“乡村能手”参与到矛盾纠纷调节工作之中。要涵养“自治之水”,搭建丰富多样的参与平台,完善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建设,营造出群众相互礼让、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让矛盾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消弭于无形,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让“谦逊礼让”在基层蔚然成风。
读“和气故事”,悟“不因小事而逾矩”之智,以“严以用权,权为民用”助推干群连心。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面对自身利益纠纷时坚定地选择“让地三尺”,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身处官职而以权谋私,反引导家人主动谦让,以三尺地换得百年流芳。他廉洁自律的品格及时避免了邻里之间纠纷升级,更是为后人树立了宽容大度、严以用权的好榜样。小事当慎,小节当拘,基层干部当多一些“谦逊礼让”的包容、少一些“锱铢必较”的计较,与群众交往时不“打官腔”“装声势”,要顺应民心民意,以低姿态的“自家人”角色换位思考,维系好干群之间鱼水情。在群众面前要“放架子”,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既当好为民办实事的“办事员”,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又要引领群众一起参与基层治理,以“带头人”的身份号召大家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巧解基层治理“以退为进”的智慧密码。
读“实干故事”,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智,以“心系黎明忧乐间”纾解百姓忧愁。“三尺之巷”小在距离,大在民生。“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群众之事无小事,走好群众路线是基层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关键。做好基层工作也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纠纷解决在基层、百姓愿望实现在基层。土地问题、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村民群众的关心事,就是基层干部要认真思考的心头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就是穿针引线之人,作为政策的解读者,也是政策执行的前线,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心系百姓,服务群众,努力成为敢担当、有作为的基层实干家,这是获得群众认可的必经之道,也正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关键一招。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石羊塘镇人民政府选调生 何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