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11月12日致信祝贺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新的起点上,希望中山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各国都把办好大学、培养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回顾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大学发展与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到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从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和19世纪后期的德国到20世纪后的美国,这些国家的历史都充分表明,大学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这也是这些国家成为当时世界科学中心、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高等教育推动国家发展的历史规律,阐明了办好大学与增强综合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立足中国实际。中国大学的发展要与时代同行,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在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大学的发展理应以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为己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能够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科技发展,要能够在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方面攻坚克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三)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扎根中国大地发展高等教育。回顾党领导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始终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办学思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对中国高等教育变革产生重大影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大批应社会建设需要的大学先后成立,高等教育规模得到迅速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等教育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大学治理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大学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度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提高,一流大学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实现。
(拉萨市尼木县续迈乡 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