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粕、菜油相关替代品的价格分析及替代品的供需分析
编辑:房俊
期货公司正式员工,可在期货业协会官网上查询
相关替代品的价格分析
我国菜籽、菜油、菜粕的进口依赖度高,我国的菜籽及产品进口几乎 95% 以上来自加拿大,同时加拿大是全球最为重要的菜籽产区以及全球**的菜籽出口国、全球**菜油和菜粕出口国,因此加拿大菜籽的供需分析在菜系分析框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菜籽是加拿大最为重要的油料作物,长期来看,其产量还有上升的空间,而全球其他主要产区,除了乌克兰之外,菜籽产量都进入了相对稳定阶段,产量没有长期增长的趋势。这一现状造成了全球菜籽产量对天气较为敏感。全球菜籽的需求方面,国产菜籽产量萎缩、储备菜油去库存导致**的需求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欧盟和美国的需求平稳。因此当全球菜籽出现减产的年份,通过成本传导,会造成我国菜籽和产品的价格上涨的弹性加大。
替代品的供需分析
菜籽和产品的供需分析不能脱离其他油脂油料品种而单独进行统计发现,菜粕和豆粕的价格高度相关,菜油和豆油、棕油的价格高度相关。
豆粕的供需分析:豆粕具有很强的成本支撑属性,因此豆粕的供需分析首先需要对**大豆供需进行分析,**大豆的价格是整个油脂油料体系的定价**。**大豆的供需格局中,**的产区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主要的需求国和地区是**、欧盟、东南亚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因此**大豆的供需主要是围绕这些**和地区的供需展开。**的豆粕需求决定了**需要进口的大豆量,实际进口大豆的到港、压榨和库存反映了实际的豆粕需求情况,进而又影响企业的采购进口大豆的节奏。
豆油的供需分析:我国豆油的供需结构中,商业进口豆油的比例很少,豆油的供应基本取决于进口大豆的压榨量,而进口大豆的压榨节奏主要取决于豆粕的需求而不是豆油的需求。豆油需求的分析思路和菜油的需求分析思路一致,区别在于没有习惯消费豆油的地区,豆油的消费对价差更加敏感。
棕榈油的供需分析:我国棕榈油的供应**来自进口,因此棕榈油的供需分析离不开棕榈油产地的供需分析,全球棕油的产量 80%以上集中在印尼和马来。马来棕油的供需数据相对透明,官方机构马来棕榈油协会(MPOB)每月公布当月的供需数据,是市场交易的基准,印尼棕榈油的供需数据难以获得,投资者可以依据印尼和马来的棕榈油出口价差来把握印尼的供需状况。影响我国棕油进口量的因素包括产地棕榈油的供需情况以及我国棕榈油的需求情况。棕油的需求分析思路和菜油的分析思路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棕油的消费有很强的季节性规律,夏季气温升高,是棕油消费的旺季,冬季气温低,是棕榈油消费的淡季。当棕榈油产地的供应大于需求,库存增加,则往往价格下跌,**棕油进口利润好转,利于进口增加,反之亦然。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文 易百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licai/30222.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