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论: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ceshi阅读:2025-08-10 18:17:24

迎着浩荡东风,“两会时间”再度开启。

今年是新**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开好今年的**两会,乘高质量发展之势、集攻坚克难之智、汇团结奋斗之力,必将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一)

40天春运预计90亿人次出行,春节假期8天****旅游出游4.74亿人次,春节档电影票房超过80亿元,餐饮、家电、新能源车市场红红火火……龙年新春,中华大地上升腾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市面”有活力,“账面”有亮色,“人面”有神采,一个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新时代**步履稳健**,阔步走向未来。

2024年2月17日,旅客在杭州东站候车大厅等待乘坐列车。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过去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勇毅前行,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付出艰辛努力,经济实现回升向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23年**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横向看,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放眼全球仍然是“风景这边独好”。

纵向看,5.2%的经济增速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比2022年有明显改善,发用电量、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投资和消费规模等大多数指标**量都超过了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去年我国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一年的经济总量。

2024年1月23日,在福建厦门东渡港区现代码头,出口车辆陆续驶上“上汽安吉申诚”号汽车滚装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筋骨”越来越强。今天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升至**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突破万亿元,重大科技创新捷报频传,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加充足——我国社会大局稳定,有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加鲜亮——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历史性超过火电,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跑赢经济增速,建成世界规模**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福祉不断增进。

风雨多经路犹长,风物长宜放眼量。尽管面临各种困难挑战,但**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没有变,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基本面没有变,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更不会改变。坚持硬道理,追求高质量,**经济将在爬坡过坎中不断实现“形”稳“势”升,展现越来越光明的发展前景。

(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年伊始,**总书记在主持**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深刻阐明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方法路径和重要举措,释放出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

从**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到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系统阐述,**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2024年2月19日,工人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汽解放J7整车智能工厂装配车辆。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舟行万里,操之在舵。从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到谋划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从强调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到强调坚定不移走**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从深刻总结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五个必须”规律性认识,到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等经济工作要求……过去一年,**总书记科学把握时与势,对经济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既明确了“怎么看”也指明了“怎么干”,指引**经济航船在持续承压中不断破浪前行。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望新时代以来的极不平凡历程,有爬坡过坎之难、风急浪高之险,更有把握大势之能、化危为机之智、开拓创新之为。

从主动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到蹄疾步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到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党的**以来,**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直面新时代的新目标新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和发展了**经济思想,指引和推动**经济巨轮闯难关、过险滩,不断应变局、开新局,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思想的伟力无远弗届,奋斗的征程永无止境。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有**总书记的**掌舵,有**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经济新辉煌,就有了**底气和根本保证,就**能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三)

“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总书记的一番话,鉴往知来,充满自信,给人以拼搏奋斗的**力量。

**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从历史视角来看,**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顺风顺水,从来都是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无论是新**成立初期克服重重困难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还是通过改革开放**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无论是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还是**有序有效应对经贸摩擦、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等冲击……一路走来,跨越涉滩之险,克服爬坡之艰,挺过闯关之难,**经济总能蓄力突破、开创新局,创造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这既是经济规律,也是历史规律。

风雨不改行程,笃行方能致远。前进道路上,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哲人有云,风可以把蜡烛吹灭,也可以把篝火吹旺。面对困难和挑战,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态和作为。千难万难,畏难才真难;这险那险,躺平最危险。如何化危为机,如何克难前行,放眼神州大地,一个个鲜活的答案带来深刻启示,涌动着自强不息的**力量。

2024年2月29日,主播在天津市东丽区一场招聘会上进行带岗。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各地加快新质生产力布局,积极抢占发展新赛道;不少地方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真招实招,破解痛点难点,为创新创业厚植土壤;广大企业锚定高质量发展练内功、谋突破、拓新路;科技工作者奋战攻关一线,着力攻克“卡脖子”难题;“春风行动”送岗位促就业,各地全力保用工稳就业,一派人勤春来早、节后开工忙的火热景象……跑好开春**棒,干出龙年新气象,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为了心中的梦想拼搏不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发展**内生动力。“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汇聚14亿多人的智慧和力量,迎难而上、齐心协力,我们建设**式现代化,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同志曾感慨:“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峰高无坦途,道远有恒心。以**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我们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鼓舞“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激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就**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四)

近期,**美国商会发布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称,2023年在华美企财务表现、企业对**发展前景预期、来华投资意向均有改善,大多数受访企业仍将保持在**的布局。

放眼世界,**依然是全球投资“热土”。迎来新的一年,不少外资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加快拓展在华业务的步伐。埃克森美孚计划增资惠州乙烯项目,康宝莱加紧推进在大连设立全球业务服务**的项目,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主体工程在福建漳州开工……从重大生产制造外资项目签约落地,到外资在华设立研发**和区域总部,无不折射外资企业看好**、深耕**的信心和决心。

2024年2月11日,卡车在青岛港集装箱码头装运集装箱。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经济发展前景如何,市场和企业最为敏感,投资者自会“用脚投票”。202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处于历史第三高水平;**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幅高达39.7%。近五年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在**上处于较高水平。选择**就是拥抱机遇,投资**就是投资未来——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众多外企纷纷用实际行动为**经济投下“信任票”。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只有把视野放宽,将目光投远,立足实际,**客观,才能把准**发展的脉搏,才能看清**发展的未来。

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总需求不足是**矛盾,市场是最稀缺资源。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是**的,也是世界的。**总书记曾将**经济比作一片“大海”,“大海”之大,不仅在于体量之巨,更在于胸襟之阔。无论世界形势如何变化,**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不垒“小院高墙”,不搞“脱钩断链”,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起做大合作共赢的蛋糕——在与世界的“双向奔赴”中,**经济的大海澎湃激荡!

(五)

**两会开幕之际,恰逢惊蛰节气。

春雷响,农事忙。“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更是只争朝夕的时光。

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种子,靠奋斗创造美好的未来,是14亿多追梦人永恒不变的回答,也是新时代**创造更大奇迹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本文 易百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gptz/20196.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