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百科知识

首付比例调整对房价有什么影响

1、降低首付比例:会使购房者的购房门槛降低,原本因首付资金不足而无法购房的人群具备了购房能力,市场需求增加。对于自住需求者而言,购房可能性增大;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意愿也会增强。在政策刚落地时,可能会引发购房热潮,进而带动房价短期内出现小幅上涨。特别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本身市场需求旺盛,房价上涨压力可能会更加明显。

2、提高首付比例:会直接增加购房者的初始资金压力,尤其是对于首次购房者和资金实力较弱的群体,可能会推迟他们的购房计划,从而减少市场上的有效需求。对于投资性购房者,较高的首付比例增加了投资门槛,会抑制他们的投资热情,减少市场上的投机行为。需求的减少会使房价上涨的压力得到缓解,甚至在一些供需关系相对宽松的地区,房价可能会出现平稳或小幅下跌的情况。

首付比例调整的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1、中央决策部署:中央政府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房地产市场整体形势等因素,对房地产政策进行宏观规划和指导。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为首付比例调整等房地产政策制定指明方向。

2、部门调研与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会开展深入调研,收集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包括房价走势、供需关系、库存情况等,同时分析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稳定状况以及居民购房能力和意愿等因素。例如在制定首付比例调整政策时,会考虑到房地产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民的购房需求和信贷杠杆情况2。

3、确定政策方向与目标:基于中央决策和调研分析,相关部门明确首付比例调整政策的方向与目标,通常是为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4、制定具体方案:相关部门根据政策目标,制定首付比例调整的具体方案,包括确定全国层面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如2023年将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统一为不低于20%和30%,2024年又分别调整为不低于15%和25%。

5、因城施策细化落实:各地根据国家统一政策,结合本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和调控需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部门派出机构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自主确定辖区内各城市首套和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会根据自身情况,在国家规定的下限基础上,制定更高的首付比例标准,以符合当地房地产市场调控要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