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煤基硬炭实现千吨级量产

近日,中国中煤所属中煤华利公司“千吨级煤基硬炭工业示范技术开发”项目成果通过现场验收,这是我国首次以煤炭为原材料实现硬炭千吨级量产,标志着煤基硬炭工业化量产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据了解,中煤华利公司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依托所属吉郎德煤矿的优质稀缺原料煤资源,历经3年攻关破解“卡脖子”技术,在深入研究煤质性能基础上,通过炭化过程控制-精准调孔-包覆-二次炭化-纯化等关键技术开发,实现硬炭制备技术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跨越。该千吨级产线生产的硬炭产品比容量超过300毫安时/克、首次库伦效率达到89%以上,粉体压实密度高于1.00克/立方厘米,能量密度相比于国外产品提升近10%。该项目还获得国家能源局、科技部等多部门支持,被纳入《「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重点示范项目。 煤基硬炭原料储量丰富、供应链可靠、批次稳定性好,尤其充放电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原料硬炭产品,为进一步加快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开辟了全新路径。

2024年全球钠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为4800吨,同比增长194%,其中硬炭负极材料出货量4680吨,同比增长187%。预计2025年钠电负极出货将达到2.8万吨,硬炭仍将占据绝对主流。

产业化方面,目前负极领域产能规划已达几十万吨,但实际投产产能不多,大部分都在千吨级。比如佰思格遂宁基地首条千吨级硬炭生产线2023年投产,目前产能6000吨;贝特瑞已建设2条硬炭产线,分别为年产400吨的中试线及条年产3000吨的量产线;容钠福建基地2023年9月建成2000吨硬炭负极产线;合肥天钠2024年量产,年产能2000吨;2023年12月元力股份千吨级硬炭产线投产;2024年1月,钠科新材料1000吨中试产线在长沙投产;钠能时代1000吨生物质基芦苇硬炭负极中试线项目已投入中试;2024年1月,安微纳新硬炭材料千吨级产线在盐城投产。

随着能源的发展,应用场景丰富,钠离子电池需求增加,企业产能扩大以及技术成熟,推动钠电池负极材料需求增加,负极材料行业也将进入万吨级产线时代。

来源:Carbontech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