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昆冈先进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120吨/年聚丙烯催化剂项目在兰州开工建设,这是中国石油第一个聚烯烃催化剂落地项目,标志着中国石油在产业转型升级、核心竞争力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石化公司石油炼制首席专家高雄厚表示,聚烯烃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也是石油化工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当前全球炼化行业向绿色化、高端化、集约化转型的背景下,聚烯烃业务的发展不仅关乎石化企业的生存竞争力,更是国家能源安全、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聚烯烃行业在产品结构、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显著差距,尤其是作为聚烯烃工业核心技术引擎的催化剂,一直存在受制于人的问题。120吨/年聚丙烯催化剂项目的落地生根,是中国石油首个完全采用自主技术的聚烯烃催化剂项目,使中国石油打通聚丙烯产业从基础研发到中试放大,再到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最后一个节点,将从根本上解决聚丙烯发展受制于人的问题,为推动中国石油聚烯烃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120吨/年聚丙烯催化剂项目建成后,昆冈兰州分公司催化剂业务初步形成“两个基地”(南北)和“两大系列”(FCC催化剂、化工催化剂)格局,成为中石油聚烯烃催化剂生产基地,解决聚烯烃催化剂全部由系统外供应,不能适应中石油聚烯烃生产装置特性化、功能化、定制化用剂需求问题,为延伸中石油聚烯烃产业链,实现“研、产、销、用、管”一体化运行奠定基础。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催化剂载体制备单元、催化剂制备单元、原材料精制单元、溶液回收单元、氯化氢吸收单元及辅助设施冷冻站、丙类仓库、变配电站、卸车站等,项目占地面积21290m2,批复概算19866万元(含税),计划工期13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26日,中石油自主研发的茂金属催化剂PME-18圆满完成长周期工业应用,在兰州石化3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稳定运行超过190个小时,累计生产茂金属聚乙烯薄膜专用料mPE1018产品近7200吨,产品合格率达100%。
中石油新材料业务情况
在炼油化工和新材料业务方面,2024年,积极向产业链中高端转型,吉林石化公司、广西石化公司乙烯等重点转型升级项目有序推进,蓝海新材料项目正式启动,开工新建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将原油资源向炼化一体化、炼油特色产品收率高的企业倾斜,增产航空煤油、高标号汽油、低凝点柴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大石蜡、低硫船用燃料油等特色产品生产力度,瞄准高端聚烯烃、特种橡胶、前沿材料等领域,大力发展新材料业务。
2024年,中国石油加工原油1.9亿吨;生产成品油1.2亿吨;化工产品商品量3898.1万吨,同比增长13.6%;乙烯、合成树脂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1%、5.7%,合成纤维原料及聚合物产量同比增长6.1%,化工新材料产量204.5万吨,比上年同期的137.0万吨增长49.3%。
炼化新材料业务实现经营利润213.9亿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69.36亿元下降42.1%。
其中炼油业务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182.3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62.52亿元下降49.7%,主要由于炼油业务毛利空间收窄和产销量减少;
化工业务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31.5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6.84亿元增利人民币24.72亿元,主要由于国内化工市场需求改善,该公司加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和新材料产销力度。
另外,中石油预计2025年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的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365.00亿元,主要用于建成投产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广西石化公司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实施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蓝海新材料公司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有序推进抚顺石化公司等转型升级项目。
来源:兰州发布、化工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