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暴增662.33%!道氏技术,加速布局硅基负极和固态电池

4月23日,道氏技术发布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7.58亿元,同比下降12.17%;归母净利润为4273.36万元,同比大幅上升206.8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576.83万元,同比大幅上升266.60%。

受全球新能源材料市场竞争加剧及下游需求阶段性波动影响。尽管公司三元前驱体和阴极铜出货量同比增长(三元前驱体出口1.8万吨, 137%),但产品价格受行业供需格局调整承压,导致收入规模收缩58。受益于金属铜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刚果子公司阴极铜产量19,674吨, 61%)及存货跌价准备减少,叠加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推动毛利率显著改善,支撑净利润高增。

4月22日,道氏技术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77.52亿元,同比上升6.25%;归母净利润为1.57亿元,扭亏为盈,同比暴增662.3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暴增333.47%;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73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141.3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75%;归母净资产为67.4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96%。

道氏技术2024年通过“高端化 国际化”双轮驱动实现业绩反转,核心增长点来自锂电材料产能释放、碳材料技术突破及金属铜市场价格维持较高水平。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形成从单壁管、硅基负极到电解质的全材料解决方案,并通过“ AI 材料”发加速产业化进程。

(1)锂电材料业务:核心增长引擎

全年营收37.69亿元,占比48.62%,同比微增0.43%,仍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增速放缓主因行业竞争加剧及原材料价格波动。

三元前驱体:高镍/超高镍产品技术国内领先,成功导入POSCO等国际客户供应链,海外出货量同比增长137%。公司已形成“英德 龙南 芜湖"三大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并配套钴镍盐产线。其中英德基地已形成年产 4.4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龙南基地已形成 5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芜湖基地 3万吨三元前驱体产线已具备带料试产的条件,尚处于调试阶段。

铜钴产品:阴极铜产量4.09万吨(同比 32%),钴中间品产量1743吨金属量(同比 227%),产能释放叠加铜价高位推动盈利提升。刚果(金)基地阴极铜产能预计2025年达7.5万吨。

(2)碳材料业务:固态电池布局加速

营收7.35亿元,占比9.48%,同比增长2.36%,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 

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性能对标国际水平,通过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客户测试并小批量供货,规划2025年实现吨级量产。 

硅基负极:第五代单壁碳纳米管浆料 WS10(水系)、NS-10(油系)已部分供货。公司表示目前已向国轩高科、中创新航、欣旺达等30余家电芯厂商送样,测试反馈良好。目前月产吨级产线已经建成,预计25年建成年产1000吨的产线。

聚焦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同时探索 ”AI 材料的运用“:成立固态电池研究院,开展氧化物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研发工作,并成功自主研发出电导率高达1mS/cm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实现100克量级的稳定生产。硅碳负极等全材料体系,合资设立道氏固态电池公司(持股70%),推进公斤级电解质供货及AI材料优化技术合作。 

(3)陶瓷材料业务:承压中优化结构

收缩传统建筑陶瓷业务,转向高附加值工业陶瓷材料研发,等待下游需求复苏。转向非洲、美洲等新兴市场,依托传统技术优势维持行业地位,探索与新能源材料协同机会。 

道氏技术通过铜钴资源整合、锂电材料技术升级及固态电池前瞻布局,实现业绩反转。

来源:DT新材料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