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的尾声,年底考核也如期而至,当前各级部门、单位正如火如荼的准备考核细则与被考核的台账资料。“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提到年底考核,就不得不提到村(社区),村(社区)作为最基层的单位被考核的压力较大。这就要求上级各考核部门、单位对于考核细则、考核要求要认真研判,充分考虑各项工作、各村(社区)的实际情况。让年底考核真正成为检验工作成效、推动任务落实的重要手段,确保考核成绩让各单位心服口服。
要灵活考虑工作任务开展情况,既看年底也重平时。年底考核不能只看“年底”的一时表现,而要纵观全年,不能因为后期工作推进不够,而忽视了前期的努力与成绩。也不能只是简单看看台账,从而忽略了平时工作的表现,毕竟有的工作需要台账来体现,但更多的则需要落实在平时,要看到他们平时的付出。譬如,在信访维稳方面,有的村(社区)干部积极作为,确保社会稳定,不能因为年底个别小问题就忽略他们的困难与付出,从而轻视成绩;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不能因为年底的某一次环境拉练考核不佳,而忽略了他们前期的优秀表现,否定前期成绩。
要灵活考虑不同单位实际情况,既看“显功”也重“潜功”。工作考核切忌“一刀切”,在评分时,要注意差异性,体现人性化,充分考虑所考核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对工作要进行全面考虑。有的村(社区)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改变要循序而进;有的村(社区)群众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村风民风改善也不能操之过急;有的村(社区)干部力量配备不同,工作繁重,任务推进会良莠不齐。这就要求在具体考核工作时,既要看表面成绩,也要详细考虑实际情况,看“显功”也重“潜功”。譬如,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上,不能仅仅根据村庄美化程度、项目建设量来简单评价工作推进情况,应该结合各村(社区)基础设施变化、群众思想观念提升、党员作用发挥力度来全面考虑。
要灵活考虑考核分值设置情况,既看统一也重多样。分值设定要结合日常工作提示、平时工作安排,避免随意设定分值,甚至将平时没有强调的工作也设置分数纳入考核之中。这样打出来的分数不仅不会让人信服,甚至让下面干部寒心、产生怨言。分数设置不能坐在办公室凭空想象,而要积极听取具体负责工作的干部的意见,要深入基层一线,掌握工作的开展情况。有的工作是全域推进的,也有的是部分试点的,对于这类工作该如何设定分值,需要仔细考虑。不能因为有的工作在一些村(社区)有安排就得分,没有就不得分,这对其他村(社区)而言并不公平。譬如,在高标准农田工作推进上,有的村有任务要求,而有的没要求;在加装电梯上,有的社区有要求,有的就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