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育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要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指引,念好人才“引用留”三字诀,激发人才愿干事、肯干事、干实事的实干新动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深走实走远。
念好人才“引”字决,聚焦需求,精准引才,充盈人才“蓄水池”。“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要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态度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要打破地域、行业界限,充分利用各类人才市场资源,通过线上加线下的方式搭建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平台。“栽下梧桐树,引的凤凰来”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与人才需求,秉持“以需求为引领,适配为前提,实用为根本”的选才理念,立足未来规划、产业发展和本地需求,量身定制引才方案,统筹谋划、按需引才、有的放矢,避免出现“为引而引,盲目攀比”“比数量不比质量”等问题,真正发挥“梧桐引凤”的作用。
念好人才“用”字决,因人而异,科学用才,寻求人才“最优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广开进贤之路,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要学会“量体裁衣”,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实现人岗相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善于发现人才的优点、包容不足,扬长避短,最大化发挥人才优势;“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强强联手”并非是人才组合的“最优解”优势互补是关键,要结合知识、年龄、能力等因素,充分发挥多边互补原则,让人才各得其位,各展其能。
念好人才“留”字决,无微不至,将心比心,打好人才“感情牌”。要营造识才用才爱才敬才的氛围,应人才之所需,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一方面要加强物质保障,为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在住房、医疗、交通等各方面为人才提供帮助,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才关心的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后顾之忧”,让人才敢干事。另一方面要加强精神交流,创建“家文化”,组织部门要为人才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了解并尊重人才意愿,同时注重“家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类团建活动,增强组织凝聚力,让人才产生“真感情”,找到归属感,努力在事业上成就人才,情感上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