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新时代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多管齐下,提升治理能力与素养

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治理能力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生活幸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学习思维、实践锻炼以及规矩意识,持续推动其治理能力的提升。

领导干部的培养关乎党和国家兴衰存亡,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秉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遵循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理念,坚守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的准则。唯有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精准地把优秀干部选拔出来并合理任用,积极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循环,方能培育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品德与才干二者皆不可偏废。然而,审视当下干部队伍现状,却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部分干部理想信念出现动摇,价值观扭曲蜕变,丧失了作为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信仰根基。其二,作风不正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屡禁不止,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其三,一些干部对待群众敷衍塞责,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缺乏对群众的真挚情感,虽身处基层却心浮气躁,与群众渐行渐远,存在脱离群众的巨大风险。其四,“三门干部”数量不在少数,他们长期缺乏基层实践的磨砺,工作能力欠缺,对基层实际情况知之甚少,面对复杂工作时往往陷入本领恐慌的困境。其五,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部分干部为求自保,消极怠工,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观念,无法无法真正做到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导致许多实际问题长期积压得不到有效解决。

一名合格的干部首先要信念坚定,对党保持绝对忠诚要矢志不渝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自觉地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毫不动摇。

干部更要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扬“三牛精神”,做到情系于民,积极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自身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换取百姓的幸福生活与满意度提升。

干部还需具备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不断通过各种途径锤炼自身本领,磨砺工作能力。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广泛积累实践经验,持续增长业务才干,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请教,以人民为师,汲取智慧和力量。

对于基层干部群体,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一方面,要着力营造尊重基层干部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基层干部的优秀事迹,切实提升基层干部的工作地位与职业荣誉感,积极倡导基层工作的光荣性与重要性,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投身基层建设。另一方面,要切实为基层减负,明确工作职责界限,科学合理地引入容错纠错机制,为那些想干事、敢干事的干部消除后顾之忧,为有能力干事且干成事的干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与精神支持。同时,持续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力度,不断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强化基层的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切实改善基层干部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让基层干部能够安心扎根基层,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