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对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部署。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有助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我们要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精准聚焦痛点难点,探索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发挥党组织凝聚作用,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序,离乡不离党、有学更有为。
聚焦党建引领,规范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流动党员身处异乡,往往面临着组织归属感不强、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为此,我们要坚持党建引领,按《意见》的要求,在流动党员人数较多,相对集中的地方和单位,经县级以上党委批准,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这一举措不仅为流动党员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更使他们能够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还应注重规范性和实效性,要明确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确保上下级党组织之间的有效沟通;要建立健全党组织的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要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让流动党员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员的坚强后盾,为党员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聚焦党员教育,明确流动党员党组织任务。流动党员虽然身处异乡,但他们的党员身份和使命并未改变。因此,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流动党员党组织要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日常管理,开展政治学习,组织党内生活,进行民主评议。在党员教育中,我们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如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要注重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确保党员能够及时了解党的最新政策和方针。引导党员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同流动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联系,通报民主评议以及日常表现情况,做好流动人员的团结凝聚和联系服务工作。
聚焦服务保障,加强流动党员党组织运行管理。为了确保流动党员党组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我们必须加强服务保障工作。对流动党员党组织进行调查摸底,加强规范管理,选优配强流动党员党组织负责人,强化服务保障,为流动党员党组织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服务保障中,注重实效性和人性化。要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为党员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关注党员的实际需求,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强与党员的沟通和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他们的组织归属感和使命感。
(黄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