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20日,《七子之歌》的旋律在澳门上空奏响,离散多年的孩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25年来,澳门在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实现了从回归过渡到稳步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书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
回归祖国后,澳门发展质量并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澳门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519亿澳门元增长到2023年的3794.8亿澳门元,人均GDP由1999年的1.5万美元增至2023年的6.9万美元。澳门平均预期寿命从1999年的77.9岁提高至2023年的83.1岁,65岁以上的老人享受免费医疗……澳门不仅巩固了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地位,还积极发展会展、金融、中医药等新兴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经济结构。特别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更加紧密,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各个领域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
“一国两制”方针如同澳门四季常青的绿树,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澳门之所以能谱写“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根本在于做到了习近平主席总结的4点重要经验:始终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始终准确把握“一国两制”正确方向,始终强化“一国两制”使命担当,始终筑牢“一国两制”社会政治基础。习近平主席指出,只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敢于拼搏、勇于创新,澳门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家和万事兴,港澳家园共筑望。建设美好家园,是港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人人参与。对澳门而言,“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构建最广泛的“一国两制”统一战线,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磅礴力量。
莲花之城,宏图再展。
(唐山市开平区郑庄子镇东新庄村村主任助理 郑宏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