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立足基层 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抓改革、促发展,繁重的任务在基层,基本的抓手也在基层。改革工作要”接地气”,必须贴近基层、联系群众、尊重实际,从改革第一线获取养分、积蓄力量,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民生为本,厚积改革”底气”。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为了人民而改,改革才有意义;顺应民心而为,改革才有底气。基层的干部一是要拉长耳”听”,通过调查问卷、协商议事等多种渠道,原汁原味地了解群众的真情实感,从中提炼分析人民最直接的利益关切、最紧要的现实诉求,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改革清单”,一件一件落实到位。二是要放低身段去”看”,深入社区、融入民生日常,从群众”第一人称”视角出发,体验改革问题抓得准不准、措施选得好不好、成效落得实不实,及时发现堵点难点,纠正工作偏差,把人民满意作为改革的”试金石”,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真正改到点子上、改到群众心坎里。

立足实际,涵养改革”灵气”。基层情况千差万别、复杂多变,再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在推行过程中也有可能会”水土不服”。在日常工作中要尊重基层实际,在深入调研、审慎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优化实施方案、完善政策配套。同时注重发扬民主,综合采取座谈交流、随机走访等形式,围绕重点领域、重要政策,广泛征求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归纳梳理、适时运用,最大程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形成各方面的”最大公约数”,使得各项改革举措既符合客观规律,又涌动勃勃生机。

鼓励创新,激活改革”锐气”。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要理清改革的权责边界、任务清单,同时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各类保障,建立完善权责对等、人事相宜的改革协调机制,确保基层能够”接得住、改得好”。其次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坚持鼓励和引导并重,包容审慎看待基层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构建宽严相济的容错机制,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推广经验、破题开路,合力开创改革开放新气象新局面。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社会全方位的变革,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各领域。作为基层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切实把全会精神融入贯穿到本职工作中,找准切入点,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把学习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能。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