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论战争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战争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到了奴隶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提高,战争就从生存和繁衍转变为争夺奴隶、土地和财富。在封建社会,战争则主要是为了争夺土地和财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战争又由争夺土地和财富转变为争夺统治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研究战争对于人类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有利于避免战争的发生。

战争的种类我认为对战争目标而言,分为对内与对外战争;按战争性质来说,分为正义战争或非正义战争。而这些不同的战争有不同的战争目的。

战争目的,是指战争的基本要求。对战争的目的,从对外战争的角度看,战争目的是夺取和保持在国际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地位,或争夺领土、财富等。从对内战争的角度看,战争目的通常是为了反对统治阶级而维护自己的利益,即为了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或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解放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正义战争的角度看,战争目的往往是为了反抗侵略、打败侵略者、恢复和发展自己国家或地区,即为了恢复或发展本国或地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或利益。从非正义战争的角度看,战争目的则是要镇压革命、对外进行侵略扩张、阻碍社会进步等。

战争在古代通常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为了生存而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在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战争也主要是为了争夺土地和财富。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战争则主要是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因此可以说,在任何社会中都有战争存在。但是就战争本身来说,它既可以是统治阶级之间为争夺土地和财富而进行的斗争,也可以是被压迫阶级之间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斗争。在原始社会末期以前阶段,人们没有先进生产力,没有先进技术手段以及发达的社会分工,只能靠原始血缘关系维系生产和生活。因此人们之间相互争斗、相互残杀就成为必然现象。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技术手段等条件的改变,这种原始状态就会逐渐被打破。

而在近现代,战争则是国家完成‘殖民’、开阔市场的最极端途径。近代战争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完成人口殖民、土地殖民的手段,但这种战争制度成本太高,随着各国发展弊端愈加明显,如当初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变成了‘日已落帝国’,因此而被舍弃。现代战争则是为了实现经济殖民,政治殖民,文化殖民,从而达到‘霸权’,如现在的巴以冲突等。

战争的社会影响,是指战争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可能对社会造成破坏。

积极的一面是指战争可以促进文化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诞生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持和平,如苏俄一战时期退出一战等。但战争不仅对物质财富和人员造成破坏,而且也对精神文化造成破坏。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竭力宣扬武力和征服精神,竭力鼓吹“尚武”“征服”思想,并利用战争把人民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随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统治阶级越来越热衷于发动对外战争。而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增强,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把对外侵略扩张视为主要任务。战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扩张和侵略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非正义战争给其他国家带来难以估计的灾难。

在了解完战争后,我们来探求一下如何避免或消除战争。

要做到消除战争,我们便需要消除不平等与分歧,实现所有人类人生权利与价值观上的一致,这近乎或者说完全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只能做到尽量避免战争。避免战争的方式有多种,其一是制止战争目的、拉高战争成本,如进行核威慑以实现核平衡,就像现在一样;其二是推动制度发展、逐步统一价值观,就比如实现共产主义或者宣扬一种统一的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价值观。就拿我们国家说说吧,我们现在一直在宣扬‘以和为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互利共赢消灭零和博弈,同时推动科技发展以丰富社会资源,也因此我们国家相比其他国家显得较为和平。

战争无法消除,因为放眼整个宇宙资源都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做到避免战争的发生,爱好和平、追求和平,让战争的积极作用通过和平的方法实现。让和平成为世界的主旋律。

(江夏区住更局物业管理发展中心  徐秋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