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部署。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犹如星星之火,为经济社会的发展默默贡献着力量。其数量持续增加、分布日益广泛,在此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候鸟有归巢”,让流动党员“离家有家”。“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凸显了组织对于党员的重要性。流动党员因工作、生活等原因,远离原党组织,容易出现“失联”状态。要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建立流动党员管理信息库,通过基层部门联动排查、一人一档登记管理等举措,精准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精准开展管理服务。探索“互联网 支部”模式,线上、线下双向联系,依托商会党组织、流动党支部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等多种方式,原党组织及时更新信息并告知流入地党组织,流入地党组织主动对接,确保对流动党员情况了如指掌,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去向。
“飞鸟有信风”,让流动党员“流学有学”。于流动党员来说,知识的 “信风” 能让他们在流动中不迷失学习之路。党组织可以像信风一样,为流动党员送去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对于外来流动党员,依托两新组织、小区、工程项目等基层一线成立流动党组织或临时党组织,设置专门的学习教育阵地,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同时要注重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引导流动党员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在服务中彰显价值。通过教育管理,让流动党员成为一面面流动的旗帜,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归雁振新翅”,让流动党员“想为有为”。流动党员,一头连着流出地,一头连着流入地。原党组织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党员流出前做好思想动员和组织关系转接指导等工作。定期与流动党员沟通,了解思想和工作情况,进行党性教育。流入地党组织要承担起流动党员日常管理主要责任,将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管理体系,组织参加组织生活、学习培训等活动。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热线,定制服务清单,提供政策咨询、困难帮扶、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医疗卫生等暖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