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强调积极宏观政策,加速实施新策略

ceshi阅读:2025-08-22 01:39:35
一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之后,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成为市场关注的重大议题。 据新华社,****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判断,认为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今年一季度,多项经济指标超出市场预期。GDP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比前值大幅回升1.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 ****副局长盛来运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彰显了**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潜力。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快速升温,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创,**结构转型任务仍然比较繁重。所以,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 政治局会议指出,统筹**经济工作和**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具体到宏观政策,会议明确,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 “加紧”一词意味着宏观政策加力提效的迫切性在上升。**银河证券**经济学家章俊此前对**财经分析,当下**的货币政策站在十字路口,将在二季度逐步走向实质性宽松,配合财政政策协同发力。近日,财政部公告,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将于4月24日开始发行。5月23日将发行50年期特别国债。这意味着政府债券发行的节奏可能在二季度进一步加快,为后续新一轮增量财政政策留足空间。 粤开证券**经济学家罗志恒建议,为了应对关税影响,**可以积极扩大内需,短期根据形势需要追加财政预算、适时降准降息、探索推出“**房地产稳定基金”。具体而言,在财政政策方面,在赤字率4.0%的基础上,及时根据形势调整并宣布追加预算,确保必要的支出强度。在货币政策方面,用好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适时降准降息,提振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需求。 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面对复杂严峻**形势,扩大内需成为稳增长的关键之举。 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 服务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成为挖掘消费潜力的重要领域。今年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0.4个百分点。 近几日,提振服务消费的文件密集落地。比如,商务部等部门陆续发布了《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等文件。 ****经济交流**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扩大**需求要以提振消费为**,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服务支出,来促进消费的扩大。当前商品消费相对饱和,政策**应转向服务消费,服务消费领域面临一些制度性约束,建议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养老服务领域的准入限制,满足中高收入群体多样化的服务消费需求。 政治局会议还提到,要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 野村****经济学家陆挺建议,针对出口企业可以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参照以往历史经验,可以给出口企业****展期,甚至免息政策。 **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提到,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支持、消费券补贴等政策,进一步扶持外贸企业。可以继续加大对出口转内销企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如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品牌建设等。同时,给予符合条件的出口转内销企业税收优惠,以减轻企业负担。 柏文喜还建议,通过搭建对接平台、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培训指导,建立出口转内销的长效机制。比如,政府和行业协会应继续搭建外贸企业与**采购商、零售商、电商等对接平台,促进交流合作。定期组织举办各类展会、洽谈会,为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会。

本文 易百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news/76719.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