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穆臻|两张图说清楚——李海文对毛泽东时代新中国建设的评价为什么是错的?(续)

ceshi阅读:2025-08-21 17:43:28

  原**档案馆馆长杨冬权老师的力作提到了**的一个经典预言。

  1956年2月25日,**在听取重工业部汇报时说:“我国建设能否超过苏联头几个五年计划的速度?我看是可以赶上的,工业也可以超过。我国工业化,工业建设,**应该比苏联少走弯路。我们不应该被苏联前几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速度所束缚,我们有可能超过它。“(《毛泽东年谱》第二卷,第536-537页)不出**所料:“事实怎样呢?我在网上查到,苏联在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末年,即1950年的工业产值,比‘三五’计划起始年即1940年增长了73%,即‘三五’‘四五’两个五年计划的十年中增长了0.73倍;而**的工业产值,‘四五’末年的1972年为2565亿元,比‘三五’起始年即1962年的807.8亿元,增长了217%,也就是说,**在‘三五’和‘四五’两个五年计划的十年中,工业产值增长了两倍多,是苏联增量的将近三倍。仅此即可说明,毛泽东的这一预见是正确的。”(《遇见:毛泽东预见的历史验证》:《预见461》)杨老师呈现的是雷打不动的事实。

  但是,笔者看到了李海文过分吹捧苏联、贬低毛泽东时代**的一个谈话。笔者已经写了相关批判文章之后,感觉意犹未尽,特在此继续批判李海文的错误观点。

  (1)真实的钢产量数据,足以驳倒李海文过分吹捧苏联建设成就、贬低毛泽东时代新**建设成就的错误言论。

  上图是1950年到1975年新**钢铁产量发展状况表。根据上图可知:

  **,毛泽东时代26年,钢产量从60万吨增长到了2390万吨,增长了39倍多。钢产量方面,苏联从1928年的365万吨增长到1953年的3572.7万吨,增长了9.7倍,增速是比我们新**慢的。即使我们让他们三年,让苏联从1924年的100万吨开始算,他们也是29年增长了35倍多,还是要比我们新**在毛泽东时代钢产量增速慢很多的。毛泽东时代新**钢产量发展速度比1928年到1953年苏联发展速度更快,这是事实!

  第二,毛泽东时代26年,钢产量发展存在波动。由于1960年苏联撤资、防修反修时期**主要精力用在开展比较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新**出现过钢产量减少的情况,而损失数量总计1722万吨。苏联从1928年到1953年,钢产量减少数量最多为1389万吨,但是苏联钢产量增速仍然小于毛泽东时代的新**。可见,即使毛泽东时代新**的**条件比苏联更困难、**工作**不是经济建设,仍然创造了比苏联更快的发展速度。

  (2)提前堵上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嘴——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苏联工业的问题

  为李海文的错误观点洗地、为苏联发展速度不如毛泽东时代**迅速找理由的一些人很可能会说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的冲击。但是,我通过仔细对苏联历年钢产量分析,得出了否定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结论。

  1940年,苏联钢产量1832万吨;1941年,苏联钢产量一度达到1900万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钢产量**到过1001万吨。1946年到1947年,苏联钢产量出现严重减少,损失了约490万吨。从1928年到1953年,苏**计损失钢产量达1389万吨。

  新**从1950年到1975年,钢产量损失量比苏联还要多——1722万吨。但是,新**在毛泽东时代26年钢产量增长倍数仍然是苏联从1928年到1953年钢产量增长倍数的4倍以上——这只能体现毛泽东时代新**钢产量发展速度远远比1928年到1953年的苏联更快。

  (3)提前堵上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嘴——关于前三十年中钢产量减少年份的问题

  新**钢产量在损失数量比苏联还多的情况下创造了比苏联发展更迅速的奇迹,这是雷打不动的事实。但是,别有用心者**会利用当时钢产量的损失来污蔑毛泽东时代新**的艰辛探索。对此类别有用心分子,我会这样反驳:

  **,1960年之后的钢产量下降,离不开苏**规模撤资。这不以**为首的****们的意志为转移。由于苏联撤资,**在严重缺乏支撑起当时很多工厂的情况下,大量停办、缩减了工业,于是出现了钢产量的下降。我们以前经常说苏联在这时的背信弃义体现在“逼债”,实际上苏联撤资造成的影响比“逼债”更为严重。

  第二,探索防修反修道路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到七十年代中期,**在短期经济效益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长远利益之间毅然选择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而不以短期经济效益的实现为工作**。所以,1967年、1968年**主要任务是政治运动。从今天发生的一切看来,主席选择人民长远利益而非短期经济效益、竭尽全力锻炼和教育人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意识,恰恰体现了他具有迄今为止**人都难以企及的远见卓识。主席在1966年7月8日就用发展的眼光指出,群众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主观主义的局限,可以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教育、锻炼逐渐**,而群众在斗争中提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则是更为宝贵的。这些历史事实最能体现的是主席的远见卓识。

  第三,毛泽东时代新**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困难要远远大于前苏联。1928年到1940年,欧美帝国主义**出现了迄今为止**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这就给了苏联超大规模低价吸收欧美**工业设备提供了天赐良机。苏联人自己写的《苏维埃工业化方法》都承认这一点。一五计划也并没有根本改变新**极度贫穷落后的“一穷二白”局面。“一五计划”时期,新**确实购买了不少苏联设备。但是, “一五计划”基本胜利的1956年**的钢产量,仅仅刚赶上1928年苏联刚开始进行他们的一五计划时期的钢产量。1960年苏联撤资之后,长达十多年的时间,新**更是遭到美苏两大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并没有遇上苏联那样拥有可以超大规模引进西方设备的天赐良机。

  毛泽东时代的新**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困难比苏联更大、创造的发展速度比苏联更快,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本文 软文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news/75152.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