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应对贸易战:策略与实践解析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是试图把解决经济不平衡的成本尽量地推给世界上别的**。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市场的巨**动说明了这一点。但底层的不平衡却是客观存在的。事情都发展到了打贸易战的程度,说明这种不平衡已经走到了一个临界点,急需进行再平衡。
在经贸上,美国的问题在于买的东西多过卖的东西,一年需要向别的**借一万亿美元才能平衡收支。**的问题恰恰相反,内需不够,每年需要近一万亿美元的净出口才能消化整体的产能。这一万亿美元中的一部分借给了美国,买了美债。
既然两个**的问题正好相反,进行洽谈互补就可以解决问题:**多买一些东西,美国多卖一些东西,好说好商量,就可以了。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由于**的经济体量巨大,美国的鹰派人物并不在乎美国人的**福祉,而是关心中美之间的力量差距,希望**性地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这些人最近十年在美国占了上风,反对声音逐渐消失,这种鹰派想法逐渐转化成了**意志。因此,虽然美国有巨额的贸易逆差,仍然会给**各种各样的贸易禁运。这样虽然会使贸易问题恶化,但美国的目的是遏制**的发展。所以,在贸易问题上跟美国谈拢极其困难,因为美国会同时考虑贸易和地缘政治的问题,而且后者有更高的优先级。
然而,打贸易战的结果**是两败俱伤。现在的问题是,既然美国已经发动了贸易战,**该怎样应对?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首先,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美国,而在其他**。目前来看,改变美国的可能性很小,但把其他**向对**有利的方向改变是很有可能的。世界很大,除去**和美国,世界上还有75%的人口和60%的经济体量。不难看出,对**来讲,如果和美国的矛盾暂时无法调和,和其他**形成一个无缝对接的朋友圈至关重要。反过来,如果美国建立了这样一个朋友圈,而把**排除在外,日子就会非常难过。因此,无论从经济还是地缘政治的角度上考虑,怎样扩大朋友圈都是关键。
其次,单从经济的角度上讲,**必须思考长远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要变成一个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经济强国。这个强国的经济结构有什么特点呢?显然,跟目前的发展**家的状态会有很大区别,而会跟美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世界**的科技、**最深的资本市场、全球**的消费市场、全球通用的人民币等。要实现这些目标,**的经济就必须从低科技、低成本的生产模式向资本和创新驱动的高端产业转化。发展科技和资本市场都需要强大的资本。发展内需就需要**人在**的比较中有较高的收入。如果人民币真正**化,我们甚至需要有**的贸易逆差,因为其他**为了获得人民币就需要在贸易上有**的盈余。这是美国长期存在持续贸易逆差的一个核心原因。
所以,进一步提升科技,同时发展内需、提升消费、**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是实现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
回到美国的这次贸易战,虽然主要目标是**,但实际是世界性的,它给世界上所有**都加了关税。贸易战的核心是世界有供给过剩的问题,目前稀缺的东西不是供给,而是需求。全世界整体存在供给过剩的问题。在这种环境里,谁能提供需求,谁在**上就有话语权。美国之所以敢打贸易战,就是因为美国是目前世界需求的**贡献者,它有巨大的市场和巨额的贸易逆差。
那么**在这次贸易战中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一箭双雕:既能达到**发展经济的目标,又能提升**在地缘政治竞争中的优势?这里有一个建议:**可以单方面向世界宣告一个计划,即**会在五年之内把贸易顺差削减到零。这种做法和“一带一路”“30年碳达峰,60年碳中和”的做法非常相似。目的是向世界传递一个信息、一个决心,从而做到把事态的演化引到对**有利的道路上来。
这个策略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前面讲到,**经济发展的方向是高科技、强内需、贸易基本平衡。把这种经济本来就要调整的方向用削减贸易顺差的方法定量地表达出来,对**的经济发展并没有**直接成本。好处是**了**经济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性,可以稳定**市场的预期。
这个策略对地缘政治有什么影响?通过削减贸易顺差,**实际是向世界宣告在将来的五年内会给世界创造一个至少一万亿美元的市场。这样可以吸引众多的贸易伙伴,有效地扩大朋友圈。尤其在美国使用胁迫的方式对待世界时,**如果可以用合作的态度提供解决世界问题的答案,可以彰显格局、智慧,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这种地缘政治的机会并不多,如果美国不犯短视、狭隘的错误而发动贸易战,**还可能没有机会彰显出这样的领导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是运势上升的黄金期。
美国会对这个策略做出怎样的反应呢?如果美国说也要来分一杯羹,很好,先把贸易战停了再说。如果美国继续贸易战,以上策略正好奏效。这里再次强调,由于地缘政治,中美之间的谈判将是非常困难的。五年、十年以后谁能胜出,决定因素是看谁能有更大更强的朋友圈。
**有五千年的文明,在历史上长期占据人类文明的**地位。能做到这一点的一个核心因素是特有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善若水”“以柔克刚”“借力打力”。在贸易战中,不妨用上这些太极的心法。
(作者系长江商学院教授)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本文 软文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news/74967.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