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十三部门:加快液化天然气(LNG)、醇、氢、氨等燃料动力船型研发【附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前景】

ceshi阅读:2025-08-06 20:28:52

(图片来源:摄图网)

6月7日消息,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日前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了支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运输船舶发展的战略目标,旨在加快推动航运业的绿色转型。

《方案》中特别强调了液化天然气(LNG)、醇、氢、氨等新型燃料动力船型的研发与推广。这不仅要求加强高性能LNG发动机、大功率醇燃料发动机、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动力电池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还鼓励船舶制造企业提升新能源船舶的装备供给能力。

为了鼓励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的新建与使用,《方案》提出了多项激励措施。例如,支持绿醇、绿氨等燃料动力**航行船舶的发展,推动LNG、生物柴油动力船舶在沿海、内河航线的广泛应用。同时,中小型、短距离内河船舶也将试点应用纯电池动力,探索箱式电源等可移动设备换装模式的试点应用,以逐步扩大绿电、LNG、生物柴油、绿醇等能源在船舶领域的应用范围。

为确保新能源船舶的顺利运营,《方案》还提出完善客运船舶重大改建政策,并实施新能源船舶优先靠离泊等激励措施。此外,电力、LNG、生物柴油、绿醇等能源的供应能力也将得到保障,以确保新能源船舶在运营过程中的能源需求。

《方案》还特别鼓励探索建立区域性船舶**新能源化先行示范区。该举措旨在通过示范区的先行先试,探索新能源船舶的运营管理模式,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推广新能源船舶提供**支撑。

**船舶制造业是世界**的行业之一,拥有丰富的造船历史和技术积累。**的造船企业在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轮、液化天然气船等多个领域都处于****地位。

2022年,**造船完工量占比超四成

从全球主要**或地区的造船完工量来看,2022年,**占全球比重超四成,同比2021年提升了近6个百分点;而韩国和日本的造船完工量占比均有所下降。

**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头部企业

**造船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中,头部企业为特大型央企——**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10月14日由原**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04家,资产总额8900亿元,拥有我国**的造修船基地,是全球**的造船集团。2023年**手持订单量排名前10的船厂中,沪东中华造船、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大连船舶重工及等都是其下属造船企业。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无论是根据造船完工量,还是根据新接船舶订单量,2023年,**船舶制造行业CR10都高达58%以上,主要是因为船舶制造行业具有高技术壁垒、高资金壁垒等投资特性。但从近几年造船市场集中度趋势来看,从2020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2022年江苏省造船完工量****

根据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披露的信息,2022年,我国造船完工量Top5省市,依次为江苏省、上海市、辽宁省、浙江省和山东省,Top5省市造船完工量占**份额的91.1%其中。其中,江苏省造船完工量位列****,2022年江苏省造船完工量占**份额的46.0%。

船舶制造业行业前景

根据船舶工业协会资料,结合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多家**机构发布的**经济展望,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加上地缘冲突不断等因素影响,全球航运业和造船业将面临更多挑战,但随着行业脱碳进程加快,对新造船市场将产生积极作用,预计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在4500万载重吨左右。

结合外部宏观环境走势,进一步预测到202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超过5400万载重吨,2024-2029年复合增速将在3.8%左右。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要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在船舶制造行业方面提出要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船舶。

**船舶工业协会会长李秋平表示,船舶制造业电动化是船舶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提高船舶的能效和环保性能,**船舶的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同时推动船舶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本文 易百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news/319.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