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看发展|宁洱县竹山村:完善产业链 茶香溢满园

ceshi阅读:2025-08-09 03:36:26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先镇竹山村,是一个远离喧嚣的村落。踏入竹山村,连绵的翠绿茶园从山脚铺展至山巅,织就了“竹山不见竹,满园皆是茶”的独特风景。竹山村党总支副书记张辉介绍,目前,全村茶园超1.1万亩,户均30亩,人均7亩。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茶叶产值突破3000万元,成为全县**茶叶“明星村”。

  竹山村1992年开始种茶,如今已是竹山村的支柱产业,村民们一年中有8个月在茶香中耕耘,高峰时百余名外来采茶工穿梭其间。

  万亩茶园是根基,提升品质是畅销关键。除现代茶园外,村里还有近3000亩仿古茶园,因枝干高大也称乔木茶。茶农们以低密度种植换取更高品质的茶叶,实现了价格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飞跃,目前每年创造超过500万元的产值。这片独特的绿意,更成为吸引游子归乡的磁石,他们选择返乡创业做茶,还利用互联网闯出了新路。

  村民李德华等年轻人接过了父辈的茶篓与匠心,创立“小背箩茶业”。“我们要做出一杯大众喜欢,也能喝得起的乔木茶。”从茶园管理到采摘加工全程可控,他们在传承与创新间探索。

  在宁洱布都茶叶专业合作社,村民秦道淮的间就设在晒棚下,他正热情推介竹山森林茶的独特韵味与有机品质。“新茶友们,没有喝过竹山茶的,我建议大家选择咱们这款森林茶,茶香够,回甘极快,而且它也具备有机的资质,真正的春茶料……”产地直发的模式让竹山茶香通过网络飘向**。该合作社联合80余户茶农,凭借全链条管理通过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沪、杭、苏等地消费者餐桌上,悄然浸润着来自竹山的甘醇。

  从卖原料到树品牌,从初加工迈向精深探索,竹山茶正开启更广阔的征程。目前村里拥有10多家加工厂,年加工干毛茶超180吨。当地正积极申报精深加工与交易市场项目,力求在价值链上攀得更高。

  云报全媒体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陶平

本文 易百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news/12146.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