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发展简史:从理论到实践的演进之路
一、理论萌芽阶段(20世纪50-70年代)
现代量化交易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1952年,经济学家哈里·马科维茨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投资组合理论,**运用数学模型系统性地阐述了资产配置与风险控制的关系。这一理论为后续量化投资奠定了坚实的数理基础。
60年代,威廉·夏普等学者进一步发展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建立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量化关系框架。1973年,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的问世,为金融衍生品的量化交易提供了关键工具。三年后,套利定价理论(APT)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多因子定价模型的理论体系。
二、初步应用时期(70-80年代)
随着电子化交易市场的出现,量化交易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1971年,全球**电子交易市场纳斯达克成立,为量化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平台。1978年,数学家詹姆斯·西蒙斯创立了后来闻名遐迩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组建跨学科团队开发统计套利模型。
80年代见证了量化交易的快速发展。1986年,大卫·肖在摩根士丹利成功运用配对交易策略获得巨额收益,随后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1988年,西蒙斯推出的大奖章基金创造了惊人的投资回报记录,成为量化投资领域的**。
三、技术革新阶段(90年代)
进入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了量化交易的蓬勃发展。1990年,肯·格里芬创立Citadel投资公司,构建了覆盖全球市场的多策略量化模型体系。这一时期,交易速度的提升使高频交易(HFT)逐渐兴起,到90年代末已占据美股交易量的重要份额。
量化策略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统计套利、跨市场套利等策略被广泛应用。虽然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在1998年因过度杠杆化遭遇重大挫折,但其采用的套利模型的有效性仍得到了市场验证。
这一阶段的发展为21世纪量化交易的**繁荣奠定了技术和策略基础。
PS:提前联系客户经理协助申请,可同步协商低佣金费率。 流程细节可能因券商而异,建议提前咨询确认;我司上市券商平台,可提供QMT/PTrade免费使用,低门槛免费提供QMT量化软件,费率优惠,有需要可评论或私信交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文 易百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licai/30661.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