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本周想法【7.28-8.01】
核心逻辑:
政策强预期与低库存支撑铜价,但关税扰动与需求**压制上行空间
一、成本高企与利润分化
1. 成本与利润动态
矿端供应紧张格局持续发酵,铜精矿加工费(TC)维持深度负值,达 -42.73 美元 / 吨,较上周略有好转。
进口端压力同样显著,沪伦比价降至 8.04,进口亏损扩大,进口量同比下降。保税区库存持续维持低位,**供应对本土产能释放的依赖度进一步提升,加剧了市场对流通性的担忧。
2. 产业链矛盾
上游矿山凭借供应紧缺掌握强议价权,前期海外矿山扰动不断,进一步加剧矿端紧张。不过,印尼新增产能的预期在**程度上缓解了长期供应压力。
下游需求因为淡季影响依旧呈现**态势,精废价差收窄至 320 元 / 吨,处于年内低位,再生铜的替代性减弱。但终端采购仅维持刚需,铜杆企业开工率仅 45%,家电与建筑用铜需求同比下滑 4%-5%,传统消费领域对铜价的支撑依然不足。
二、驱动分析:政策与供需博弈白热化
1. 宏观政策:情绪短期回暖
**政策强预期为市场注入信心,**推动有色金属行业 “反内卷” 及供给侧改革,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即将出台,市场提前交易政策红利,情绪面显著回暖。
海外风险扰动却在升级,特朗普宣布 8 月 1 日起对进口铜加征 50% 关税,引发全球物流竞赛,多艘货轮加速驶往美国清关,但长期来看,这一政策或抑制出口需求。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延迟,7 月非农数据超预期,9 月降息概率下降,美元指数维持在97附近。
2. 供需基本面:紧平衡延续
供应端边际收紧,** 6 月精铜产量 130.2 万吨,同比增长 14.2%,但 9-11 月冶炼厂检修高峰将至,叠加宁波大榭码头施工导致港口效率下降,现货流通偏紧。库存方面呈现分化,LME 库存累库 5.16% 至 12.8 万吨,而沪铜库存骤降 13.17% 至 7.3 万吨,创一个半月新低,仓单流出加剧了现货升水。
需求端呈现弱复苏特征,电力基建预期增强,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工程启动(装机 6000 万千瓦),带动配套电缆需求增量预期,但传导至铜杆采购仍需时间。淡季现实压力明显,现货升水从 175 元 / 吨收窄至 70-180 元 / 吨,下游对高价铜敏感,成交以贸易商长单为主,终端主动补库意愿不足。
三、后市展望
1. 价格路径
短期,在政策预期与低库存的支撑下,沪铜主力(CU2509)或在77900-79500 元 / 吨区间震荡。重新突破 8 万关口需要宏观利好兑现,若关税扰动发酵或累库超预期,价格可能回踩 78,000 元支撑位。
2. 具体想法
采用区间交易策略,在 79,000 元下方轻仓试多,止损设为 78,500 元;在 80,500 元上方逢高减仓,止损 81,000 元。
需警惕事件冲击,8 月 1 日关税生效前,避免重仓博弈突破行情,以防范政策落地带来的波动风险。如果有余力,可以尝试期权**策略博弈关税政策走向。
四、风险提示
上行风险:
**供给侧改革超预期落地、美联储提前降息、矿端断供事件发酵等因素可能推动铜价上涨。
下行风险:
美国关税冲击出口、隐性库存抛售、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等情况可能导致铜价承压下行。
【备注:想法仅供学习交流,敬请指正!】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文 易百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licai/20822.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