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影响待出清,ICL龙头长期增长逻辑不改

ceshi阅读:2025-08-13 14:16:13

随着大规模新冠检测需求迅速消弭,近几年实现高速增长的独立实验室(ICL)企业迎来业绩大降速。根据**披露的业绩预告,迪安诊断(300244.SZ)、金域医学(603882.SH)2023年净利润预减幅度均达到70%以上。

后疫情时代,**ICL龙头是否能继续保持稳健发展?行业竞争态势又有哪些变化?

新冠检测需求迅速消弭,回款姗姗来迟

**ICL头部企业迪安诊断和金域医学近日先后发布业绩预告,2023年全年业绩均出现同比大幅预减。

迪安诊断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4亿元,同比预减72.11%-79.08%;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亿-3.5亿元,同比预减78.51%-84.65%。

金域医学公告称,2023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亿-7.3亿元,同比预减73.48%-78.2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5亿-4.25亿元,同比预减84.29%-87.25%。

整体上,新冠疫情结束导致的**性检测筛查需求骤降,是两家企业业绩大幅预减的重要原因。同时,两家公司的应收账款结构近两年也出现了明显变化。

受新冠相关检测业务影响,两家公司近两年应收账款周转周期明显增加。其中,迪安诊断1年及以上账期的应收账款占比从此前的不足10%提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22.5%,前三季度回款周期达到250天以上,较上年同期增加了70%;金域医学2022年前1年期以下应收账款占比始终维持在95%左右,而到2023年上半年,这一占比已下降至74.73%,前三季度回款周期超过270天,较上年同期增加超过100%。

回款速度下降,导致企业信用减值亏损规模近2年来持续扩大,目前来看,这一趋势短期仍将持续。2022年三季度以后,迪安诊断和金域医学的应收账款规模有逐渐缩减迹象,但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行业增长逻辑依旧,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随着新冠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两家ICL龙头以及整个行业常规业务的发展逐步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根据此前披露的公告,迪安诊断诊断服务业务剔除新冠因素影响后2022年收入规模达到46.35亿元,2019-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90%;2023年上半年,剔除新冠因素影响后营收达到27.27亿元,同比增长23.73%。

金域医学虽然未披露剔除新冠影响后相关业务增长情况,但该公司此前在2023年半年报中表示,随着患者就医需求逐步释放,其常规医学诊断服务收入正在恢复中。

整体来看,近年来**医院临床检验外包需求增长趋势依然保持较高水平,ICL行业增长逻辑依然没有出现重大改变。

作为独立于医院外的实验室,ICL机构能够以较低成本提供各种检验服务,整体检验能力超过**多数公立医院。根据艾迪康(09860.HK)控股招股说明书,**ICL机构临床检测种类通常超过1000项,而****医院多数能提供的临床检测种类数量为500-1000项,更多低级别医院可检测项目数量更是**100-500项。

近年来我国医保支付压力持续加大,医保局陆续实施多项法规加强对医院医疗成本的控制。因此,选择与兼具效率和成本优势的ICL机构合作,成为越来越多**别医院控制成本的重要方式。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长期来看,公立医院临床检测业务外包需求仍有充足的增长空间,能够支撑ICL行业持续稳健增长。

同时,随着我国分级诊疗制度持续推进,诸多基层医疗机构的建立,也将催生大量对临床检验服务的需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截至2021年,我国ICL行业渗透率为6%,依然远低于同期美国、德国以及日本市场60%、44%、35%的渗透率。

从行业发展格局来看,**ICL行业目前依然维持着较高的行业集中度,金域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控股的市场份额(剔除新冠检测)合计超过50%。其中,行业排名第三位的艾迪康近年来发展迅速,2019年至今新建独立实验室达到13家,营收规模也在过去三年内增长超过300%。2023年该公司于港交所上市,并拟将所募资金中的25%用于进一步加速新实验室的建设,未来或成为**ICL行业又一**竞争者。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本文 易百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gptz/34647.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