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第一县”深陷“粮水矛盾”,每年缺水超5000万吨

ceshi阅读:2025-08-13 08:28:17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王军最近一直在为当地的“找水保粮”到处奔波。

王军是河南省滑县的一名**。他告诉**财经,眼下的滑县,正在面临的一个比财政紧张更紧迫的现实是,水资源利用率逼近极限。

作为一个拥有200万亩耕地、14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滑县因年产粮食30亿斤以上,被誉为“**小麦**县”“河南省**产粮大县”。2020年8月,**财经曾以《一年产粮够**人吃7天,**小麦**县为何还是“穷”?》为题,既展现了滑县成为“**小麦**县”的渊源与成就,也点出了这个“粮食大县”背后,财政紧张的尴尬现实。

“粮水矛盾”

一份来自滑县水利局的资料显示,虽然滑县处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但该县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232立方米,仅相当于**人均量的**之一。

可是,水资源本就短缺的滑县,头上却又偏偏顶着农业这个用水大户。一份由水利部发布的2021年度《**水资源公报》显示,2021年,在**用水总量5920.2亿立方米中,农业用水就高达3644.3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1.5%。

最近一直在调研滑县“粮水矛盾”的喻新安也说,从**来看,平均每生产一公斤粮食,约耗费一吨水。但是,由于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灌溉用水集中在非汛期,来水过程与需水过程不一致,**导致,滑县每生产一公斤粮食,耗水量就高达1.3吨,比**平均水平高出0.3吨。

喻新安曾担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如今任职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的他,在对滑县“粮水矛盾”深度调研多日后,与另外两名团队成员于善甫、魏征,共同撰写了《**小麦**县的“粮水矛盾”亟待破解——关于滑县“找水保粮”问题的调查与建议》(下称“调查建议”),并呈送给河南省相关部门。

一边是水资源的短缺,另一边则是饥渴待哺的农业,滑县不得不“竭泽而渔”。

数据显示,滑县每年的水资源总量约为2.01亿立方米,但每年的用水总量却高达3.44亿立方米,其中,仅农业用水量就需要2.42亿立方米。

由于每年的用水缺口就高达1.43亿立方米,滑县只得向地下要水。每年,滑县的地下水平均年超采量达9033万吨,即便如此,其每年水资源缺口仍高达5000万吨以上。

“粮食增产丰收的背后,滑县水资源利用逼近极限。”王军在一篇呈送给有关领导的关于滑县“粮水危机”的文章中说,由于连续多年超采地下水,**导致该县小于30米的机井几乎绝迹。而且,随着地下水位的逐年下降,目前滑县已经有9000多眼机井报废,占全县4.8万眼机井数量的18.8%。

喻新安也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滑县的地下水超采逼近极限,全县每年近**之一机井报废,部分耕地,甚至出现盐碱化趋势。

当地的种粮大户杜焕永,对滑县缺水的现状,感受更为直观。

作为土生土长的滑县农村人,今年50岁的杜焕永,已经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他印象最深的,是自己小时候,跟着大人到地里庄稼。一台老旧的水泵,就能从十米深的水井里,把水抽上来。现在,在农忙旺季,40米深的水井里,都不**能抽出水。

“现在我们都用70米深的水井。”如今已经承包了2000多亩耕地的杜焕永,田地里因钻井太浅不得不淘汰的水井已经有二三十口了。为了给庄稼浇水,他不得不每口井自费1.5万元,请人钻探深达70米的深井——相当于20层楼那么高。

面对日益缺水的现实,当地不少人对未来充满悲观。

“如果不能尽快缓解粮水矛盾,滑县未来只有两条路,一是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粮食生产陷入困境,二是实施大面积轮耕休耕。”喻新安也在上述调查建议中指出,无论哪一条路,作为“**小麦**县”,日益加深的“粮水矛盾”,都将传递出一个危险的信号。

而在粮食产量依然紧张的**,作为“**小麦**县”的滑县,如果粮食生产果真陷入困境,由此引发的震动不难想象。

“找水保粮”

包括王军在内的滑县历届主政**,都将“找水保粮”视为滑县每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他们想到的**个应对策略,是尽可能找水、留水、买水。

2023年4月,一场在滑县第四水厂举行的农村供水南水北调水源置换通水仪式,标志着地下水为该县农村**饮用水取水水源的终结。

王军说,这也同时意味着,每年,滑县能用5080万吨的南水北调水替换地下饮用水源,以尽可能保护地下水。

可是,令当地**尴尬的是,另一项意在“引黄调蓄”的工程建设,却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这便是当地人口中的“滑县黄龙潭引黄调蓄工程”(下称“黄龙潭工程”)。

据当地人介绍,位于滑县中西部**的黄龙潭,原本是黄河故道决溢冲刷形成的封闭型洼坑。

2000年前后,时任滑县主政**为了改变滑县地下水日渐枯竭的现状,开始筹划对黄龙潭进行综合开发,通过将黄河水引入黄龙潭,实现调水、蓄水、涵养地下水。

2014年7月,黄龙潭工程被河南省**、水利厅纳入省引黄调蓄工程建设总体安排,规划总库容1280万立方米,总占地6000亩,灌溉面积24.7万亩。2018年10月,黄龙潭工程正式开工。2019年4月,黄龙潭工程又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35个**引黄能力提升工程之一。

不过,自然资源部济南督察局在2020年4月的督查中却很快发现,这项投资数亿元的工程,其实并不符合城乡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4620亩耕地属于未经批准违法占用,其中**基本农田2756亩。

之后,黄龙潭工程被叫停,而其所占用的4620亩耕地,也被要求尽快实施复耕复种。这也意味着滑县希望通过推进黄龙潭工程,帮助当地破解“找水保粮”难题的尝试,遭遇挫折。

不过,王军等滑县**,也并未放弃黄龙潭工程,他们仍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河南省在用地报批政策、用地计划、占补平衡指标以及征地补偿费等方面,给予滑县更多支持,以缓解滑县缓解“粮水矛盾”,破解“找水保粮”难题。

(文中王军为化名)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本文 易百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gptz/33446.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