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LPR迎非对称“降息”,5年期以上品种创单月最大降幅
20日,2月份5年期以上**市场报价利率(LPR)如期下行,但一次性25个基点的降幅仍超市场预期,创2019年改革以来**单月下行幅度。
业内人士表示,5年期以上LPR大幅调降可有效助力**实体融资成本,在**企业长期**和居民按揭**利率的同时,发挥好稳投资和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作用。往后看,着眼于提振宏观经济总需求,未来LPR报价仍可能跟进MLF利率进一步下行。
2月LPR非对称下行
2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银行间同业拆借**公布,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其中前者与此前持平,后者则下调25个基点,打破了去年9月以来二者一直“按兵不动”的局面。
从形成机制看,LPR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利率,即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得到,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报价行自身的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多重因素。
“在MLF利率未变的情况下本月LPR显著下行,主要系去年以来存款利率连续4次调降,以及今年2月5日**降准正式落地,银行资金成本已有所**,为报价行减少加点提供了空间。”招联**研究员董希淼说。
2月5日,**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据东方金诚**宏观分析师王青测算,这可为银行每年节约资金成本约90亿元。
且回溯历史,MLF及LPR的联动机制并不意味二者需要等幅调整,自2019年8月改革以来,此前已有过三次MLF利率不变但LPR下行的情况。
中信证券**经济学家明明认为,长期来看,应该淡化MLF和LPR的关系,LPR作为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参考基准,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更大。
而鉴于本次1年期LPR持稳但5年期以上品种下行,2月LPR表现为非对称下降,综合业内人士观点,主要原因来自以下方面。
一是自2019年改革以来,5年期以上LPR较1年期LPR的降幅小15个基点。“本次非对称下降之后,两期限的LPR之间利差缩小,有助于减少**期限错配现象。”董希淼说。
二是1年期LPR不变有助于稳定已处于历史低位的银行净息差,为5年期以上LPR报价较大幅度下行腾出空间。根据**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3年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3%,为历史**。**银行业净息差已多个季度低于1.8%的审慎值。
三是5年期以上LPR是个人住房**和企事业单位中长期**的定价基准,王青表示,当前楼市持续低位运行,投资稳增长需求较高,较大幅度下调5年期以上LPR报价必要性较强。
5年期以上LPR迎单月**降幅
尽管此前市场已普遍预期5年期以上LPR将要下行,但一次性25个基点的调整幅度仍然超出预期,也创下2019年8月改革以来**单月降幅。
董希淼表示,5年期以上LPR超预期下降,传递出提振居民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强烈信号。报价下行后居民房贷利息支出将会减少,有助于提振居民住房消费的意愿和能力。
据广开**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测算,假设以首套房100万**余额、等额本息房贷、30年期**期限为例,据此计算月供减少约145元,合计30年本息可累计减少还贷约5.2万元。
“此次**优惠力度是比较显著的,后续有望促进增量购房和其他消费领域提升,推动年内商品房销售跌幅较2023年收窄。而基于5年期LPR基准利率的下行,后续商业银行房贷利率也会响应调降。”马泓说。
此外,5年期以上LPR大幅调降还可有效助力**实体融资成本。“节前监管部门多次提及要进一步**实际利率,此次下调长期LPR有助于**企业长期**和居民按揭**利率,发挥稳投资和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作用。” 明明说。
再往后看,着眼于提振**宏观经济总需求以及全球货币政策转松是大概率事件,业内人士预计,未来LPR报价仍有可能跟进MLF利率进一步下行。
王青表示,本次LPR报价的下降幅度或仍难以充分解决当前物价偏低、企业和居民实际**利率承压问题。综合当前经济和物价走势,短期内MLF利率下调的可能性仍然较大。这也将带动LPR报价继续下行,进而带动企业和居民**利率持续下降。
另还有业内人士提到,稳定房地产市场是2024年政策面的一大**,除了作为居民房贷利率定价基础的5年期以上LPR报价会持续下行外,监管层或还将通过下调首套房贷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等方式,推动居民房贷利率下行。而这也在近期京、沪楼市新政以及此前监管部门发布的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中有所体现。
本文 易百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gptz/27135.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