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淼杰:建议在沈阳设立东北证券交易市场,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院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两会期间,财联社记者专访了****代表、**经济学家、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他对记者表示,今年宏观政策的着力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事实上,尽管现在我们不用扩张性这个词,但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质上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在强调审慎的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搞精准的滴灌,推动大中小银行一起帮扶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机会最主要的来源。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等战略,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余淼杰对记者表示,今年**两会带来了多个建议,其中就涉及到东北振兴的话题。包括建议在沈阳设立东北证券交易市场,更好地用金融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东北**振兴。
财联社:您对于今年**经济有怎样的预期?
余淼杰:尽管当前面临比较低迷的**经济大环境,即“双高一低”(低增长、高通胀、高债务)的状态,但**经济长期向好、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发生改变,**依然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火车头”,主要是**经济四大优势决定的。
一是**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二是**有全产业链供给的优势;三是**有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优势;四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强执行能力,具有大国体制的优势。
**经济今年增速有达到5.3%-5.4%的潜力,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落实好**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五个必须。
财联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主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您如何看待今年的外贸形势?
余淼杰:外贸方面,我认为2024年的外贸总额相对2023年应该略有上升,但上升得不多,我的判断是大概在42万亿元左右。今年的形式是出口的量会下降,但价格会上升。是由于现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比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红海地区的危机等,导致**主要的航线红海航线等受阻。
而对美国或者其他**的市场,应该说今年的数量和价格都会温和上升。因此,总体而言,今年的外贸形势比去年好一点,会增加1万亿元到2万亿元左右的贸易总额。
财联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标准制定,推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另外近期多地就在吸引外资上掀起一波激烈比拼。未来如何更好吸引外资?
余淼杰:一是要构造一个**的统一大市场。二是要塑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这两点是核心关键所在。三是要更多融入全球经贸一体化,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加快从要素开放向制度开放,特别要做好在规则、规制、标准、管理方面的**标准的参与制定,从而更好吸引外资。
各地政府会吸引外资所做出努力非常值得肯定。也有两方面建议,一是**外商来华投资的成本,包括物价、运费等。二是**无形的成本,包括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财联社:今年您提案之一是在沈阳设立东北证券交易市场。请问有何考量?
余淼杰: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东北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金融环境。设立东北证券交易所,对实现新时代东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国以东北亚为切入点、服务带、辐射圈,积极主动打造**对外开放北大门、服务辐射东北亚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构建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稳步推进人民币**化和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举措。
东北经济如果想从市场上融资,来更加健康的发展东北实体经济,需要创建东北的证券交易市场。另外在东北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尤其是辽宁**振兴的环境下,目前可以说是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
此外,在辽宁沈阳设立东北证券交易所还要明确自身与北交所及沪、深交易所差异化定位,在借鉴学习沪深港通基础上持续、审慎推动资本市场开放;完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体系与引进制度,为建立区域性金融**提供人才保障;增强风险审慎监管,健全金融法律法规,守住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底线。
财联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您对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有哪些建议?
余淼杰:这也是我今年的提案之一,即促进人才要素的充分流通,助力东北振兴。
要优化东北地区人才“引育留用”政策,理顺吸引**人才来东北就业的体制机制。**,建议**自然科学基金委、哲学社科办公室专门针对来东北工作的985高校**生适当倾斜,对其申请**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时给予扶持。特别是对于“青椒”人才,应加大扶持力度,助力东北振兴。第二,建议**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当地的主管部门不能卡,对有意来东北工作的人才不得以**形式变相刁难卡留。同时,促进人才要素的自由流通,来东北也可以走,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机会留人。第三,加强对高端人才的支持,以税收优惠等政策引才留才,释放人口素质提升“新红利”。建议对来东北、来辽的高端人才在税率上给予类似于海南自贸港的优惠政策,提高东北吸引人才的竞争力。
本文 易百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gptz/19770.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