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乙管”正式实施 如何做好农村地区医疗救治?国家卫健委回应
随着春节的临近,人员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如何针对农村地区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总台**记者**专访了**卫健委基层司监察专员傅卫。
总台**记者 史迎春:1月7日我们**的春运已经开始了,春运是一个返乡的**,城市的人回到了农村、回到了基层的社区,防疫的压力就更多地释放到了农村和社区。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可能的大规模感染的风险,在基层我们有没有什么样的准备?
**卫健委基层司监察专员 傅卫:确实是这样,现在基层防控的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且随着人员的流动,可能压力还会继续增加。我们**现在也是按照保健康、防重症,采取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运。首先是要把这些**人群脆弱人群能够管起来,再一个我们要把基层的防控和首诊防线能够筑得更牢;第三,如果一旦有重症的风险,能够早期发现、识别,及时转运,我觉得这个是基层保健康防重症,很重要的几个方面。
积极主动加强**人群健康调查和服务
关于如何加强对**人群的防控,**卫健委基层司监察专员傅卫也做出了回应。
**卫健委基层司监察专员 傅卫:我们积极主动地加强**人群的健康调查和分类分级的动态服务。从(2022年)12月份开始,我们就组织对**的65岁以上老人,有基础病的和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的进行了健康调查。到(2022年)12月底,我们一共调查了65岁老人是1.9亿,按照健康状况分类成了**的高风险人群,还有次**的中风险人群,还有一般人群,也用红、黄、绿这样的标识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就是对不同类的人群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动态的健康监测和相应的服务。
加强基层发热门诊建设 配足人员物资
在农村地区发现疫情后,如何能够及时救治病人,人手够不够,**配备是否充足呢?专家也进行了解释。
**卫健委基层司监察专员 傅卫:一是加强基层发热门诊的建设,实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现在基本上乡镇卫生院、社区**、发热诊室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另外,对于一些必要的设施,现在也提出来在基层配备一些氧疗的设施,例如制氧机、氧气袋、氧气瓶;在硬件配备的同时,也涉及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的一个快速提升,我们也开展了全员的一些培训,把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药品设备的配置,人员准备结合起来,给老百姓提供救治。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本文 软文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gptz/123797.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