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交了首付没办贷款可以退房,但需根据具体原因承担相应责任。能否退房主要取决于无法办理贷款的归责方、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
1、购房者自身原因退房。
若因信用不良、收入不足等个人原因导致无法办理贷款,需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金(一般为总房款的5%-20%)。
合同未明确约定时,购房者仍需承担违约责任,开发商有权要求继续履约或扣除部分首付款。
2、开发商原因退房。
若因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房屋抵押未解除等违规操作导致贷款失败,购房者可要求退房并全额退还首付款,同时主张赔偿利息、中介费等损失。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3条。
3、不可抗力或政策变动退房。
如遇银行政策调整(如停贷、首付比例提高)、突发重大疾病等不可抗力,双方可协商解除合同且购房者无需担责,开发商应退还首付款。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533条(情势变更原则)。
要求退房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要求退房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退房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退房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对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对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且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或对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在满足这些条件时,可以主张解除合同,即退房。
二、退房流程
向开发商或房东发出解除合同通知书,明确表达退房意愿及理由。
如有贷款购房情况,需在购房合同解除后,向贷款银行请求解除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
确保将开发商或房东退还的购房款优先归还享有押权的银行。
三、注意事项
保险退保手续:不要忘记办理相关保险的退保手续,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
违约金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双方可以约定违约金。在退房时,应关注违约金条款,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通常情况下,违约金应就高不就低,以保障自身利益。
房产证办理情况:在办理房产证前退房更为省事。若已办理房产证,退房流程可能更为复杂,涉及产权过户等问题。
综上所述,要求退房时需注意退房条件、退房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具体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