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区明确
湿区主要包括淋浴区和浴缸区。淋浴区可以通过玻璃隔断、浴帘或者半墙隔断与干区分开。例如,玻璃隔断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不会让卫生间显得过于拥挤,同时能有效防止水花四溅。
干区包括洗手台、马桶等区域。洗手台设置在靠近卫生间入口的位置,方便使用,同时避免水溅到马桶等其他区域。
2、面积合理分配
根据卫生间的实际面积来合理分配干区和湿区的空间。如果卫生间面积较小,可以采用紧凑型的设计,例如将洗手台设计成悬挂式的,节省空间;对于面积较大的卫生间,可以适当扩大淋浴区或者增加一些收纳空间。
3、防水处理
卫生间地面必须做好防水处理。在施工时,要确保防水层涂刷均匀,覆盖到地面和墙面的交接处,一般防水层高度至少要达到30厘米左右,淋浴区的防水高度可以更高,达到1.8米左右。
4、地面坡度
湿区地面要有一定的坡度,通常坡度在1%-2%左右,确保水流能够顺利流向地漏。地漏设置在湿区的最低点,比如淋浴区的中心位置,避免积水。
5、防滑材料
地面材料要选择防滑性能好的,如防滑地砖。防滑地砖表面有凹凸纹理,可以有效防止人在湿滑的地面滑倒。
6、通风设计
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防止卫生间潮湿和异味。可以在卫生间安装排气扇,排气扇的位置靠近淋浴区和马桶区。如果卫生间有窗户,要保证窗户能够正常开启,让空气流通。
卫生间干湿分离的好处有哪些
1、提升使用效率,实现多人同时使用
干区(洗漱、梳妆)与湿区(淋浴、如厕)独立分区,家人可同时刷牙、洗澡或上厕所,尤其适合早晨洗漱高峰,减少排队等待。大户型可实现“三分离/四分离”(洗漱台、马桶、淋浴、浴缸独立),功能互不干扰。
2、防潮防霉,延长装修寿命
湿区水汽被隔离,干区墙面、柜体(如浴室柜、镜柜)不易受潮发霉,降低木质家具变形、墙皮脱落风险。减少卫生间整体潮湿环境,降低电器(如吹风机、智能马桶)短路隐患。
3、清洁便捷,保持环境干爽
湿区水渍集中在淋浴区,清洁时只需重点处理地面和墙面,干区(如洗手台、马桶周围)不易被水溅湿,日常打扫更轻松。避免拖鞋、毛巾等物品长期接触潮湿地面,减少细菌滋生,提升卫生环境。
4、优化空间布局,提升美观度
通过玻璃隔断、半墙等设计增加空间层次感,小户型可利用通透材质(如超白玻)视觉上扩大面积,避免压抑感。干区可独立设计风格(如搭配绿植、装饰画),与湿区分隔后更易打造整洁美观的卫浴氛围。
5、节能降耗,降低使用成本
湿区水汽集中,冬季淋浴时保温性更好,减少热量扩散,节省取暖能耗;夏季通风时,干区可保持凉爽干燥。减少因潮湿导致的装修返修频率(如墙面翻新、更换柜体),长期节省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