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百科知识

带押过户是先放款还是先过户

带押过户的核心流程是,买方贷款资金先由银行放至公证处或第三方监管账户,随后办理过户手续,最终用监管资金偿还卖方贷款并完成抵押变更‌。买卖双方需确保银行贷款审批通过,并与银行签订相关协议,明确资金划转和抵押变更的流程。整个交易过程需遵循当地不动产登记机构和银行的具体要求,确保合规操作。这种模式大大简化了二手房交易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风险,提升了交易效率。

带押过户的风险有哪些?

1、合同约定限制风险:《民法典》虽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转让抵押财产,但原抵押合同若明确约定 “禁止或限制转让”,则需优先遵从约定,可能导致带押过户无法推进,尽管有政策规定可主张 “带押过户” 政策优先于合同约定,但可能需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成本。

2、产权纠纷风险:房屋可能存在产权争议,如继承纠纷、共有权人异议等,或在过户前因卖方债务纠纷被司法查封。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将直接导致交易终止,买方可能面临 “钱房两空” 的风险。

3、资金安全风险:带押过户涉及新贷款发放、旧贷款清偿等资金流转环节,若未通过第三方监管,可能出现资金被挪用、新贷款未及时偿还旧贷等问题,导致交易失败或产生债务纠纷。

4、贷款相关风险:对于买方,部分银行会将房产上的抵押权视为风险因素,从而提高贷款门槛、改变利率或附加要求。而且若买方未来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银行可能会对房屋采取措施,影响买方权益。对于卖方,在房屋价值贬损或灭失的情况下,可能加速卖方贷款到期,使其承担巨大还贷压力。

5、抵押权风险:在跨行贷款购房模式下,可能存在短期 “双抵押并存” 的情况。当房屋实际拍卖价值不足以清偿原抵押与现抵押总额时,后设抵押权人的权利会受到损耗。此外,如房产转让后被变更用途、设定租赁导致房产价值减损或不利于处置变现,或因买方自身债务纠纷导致房产被查封,卖方银行将面临难以顺利完整实现抵押权的风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