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板块上涨背后,硫磺的供给侧暗战

ceshi阅读:2025-11-20 21:57:27

原油与天然气价格,正通过一条隐秘的通道扼住硫磺的咽喉

昨天,化工板块因硫磺等原料价格上涨而集体拉升,市场解读大多集中在'下游新能源需求旺盛或短期供应紧张。但是我认为这并未触及本质。

今天,我们要揭示一个更深层的逻辑链条。

硫磺,这个看似传统的化工品,其定价权早已不在自身的供需手里,而是被原油和天然气,以一种'被动减产的隐**式,牢牢掌控。

当前的成本上涨,不仅仅是单纯的需求拉动,也是一场由能源新格局引发的供给侧暗战。

我们来看看验证这个判断的数据:目前**的数据是截止到2025年11月14日,**99.5%硫磺华东地区到岸价报3860元/吨,月环比上涨43%,同比上涨166%。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一个背景,就是这种上涨是在近期原油价格震荡下行的背景下发生的。10月下旬至今,布伦特原油下滑近5%,而镇江港固体硫磺同期涨幅达21.97%。这种看似反常的背离,恰恰**了其背后非线性的传导机制。

误区1是大家认为的硫磺是像挖煤一样主动开采的。

但是实际上硫磺并不是纯天然开采的自然化工品,全球超过90%的硫磺,来源于化石燃料(原油、天然气)的脱硫净化过程。炼油厂和天然气处理厂为了满足环保标准,必须去除燃料中的硫,从而得到了硫磺这个副产品。

所以我用一个比喻来解释这个逻辑:硫磺之于油气,如同鸡胗之于整鸡。你不会为了吃鸡胗而去杀鸡,但当鸡肉(油气)需求下滑时,鸡胗(硫磺)的供应也会随之锐减。

2025年上半年市场走势**演绎了这一逻辑。今年上半年有点时间欧佩克 原油减产导致沙特、阿联酋等国的副产硫磺量大幅下降;加拿大天然气管道维护使其1-8月产量同比减少14%;北欧港口炼油装置开工不足、俄罗斯出口受阻……前期这些因素叠加,就在悄悄重塑全球硫磺供应链的底层逻辑。

图片来源:弘则资讯,侵删

图片来源:弘则资讯,侵删

图片来源:弘则资讯,侵删

下面我们再来拆解一下深层联动机制,关于能源价格的"供给侧绞索"

首先**层联动是炼厂开工率的传导(与原油价格的非线**)

其中的逻辑链是这样的:原油价格下跌/需求** → 炼油利润下滑 → 炼厂**开工率/大规模检修 → 副产硫磺的产量被动减少 → 硫磺市场供应紧张 → 价格飙升。

这与直觉相反是吧?按一般的常识的话,如果硫磺等化合物是原油的产物,那么原油供给越多,硫磺的产量也应该更多才对是吧?例如2025年3月6日当周,**硫磺价格飙升13.95%,而同期原油价格却下跌3.06%。正是因为炼厂开工率调整滞后于油价下跌,引发了硫磺供应紧缩。话有一点的是,这种传导存在“棘轮效应”,那就是炼厂一旦停工,重启成本高昂、周期漫长,意味着硫磺供给端的恢复将远落后于能源价格的反弹。

第二层联动是更为隐秘的,关于天然气处理厂的经济性停产

同样我们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链:欧洲/北美天然气价格下跌 → 开采利润微薄甚至亏损 → 天然气生产商主动减产/关闭高成本气田 → 伴生硫磺产量大幅下降 → 供应雪上加霜。

这是当前环境下或将面临的逻辑。NYMEX天然气期货价格周跌幅达7.74%,北美活跃天然气钻井平台数持续刷新历史低位。与此同时,欧洲化工巨头已关闭其基于天然气的硫磺回收装置,直接削减年产能超30万吨。天然气价格的下跌,通过经济性停产机制,对硫磺供应执行了一次精准的供给侧改革。

另外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硫磺进口量同比下降15.5%至238.69万吨,其中加拿大进口量锐减13.02万吨。而印尼镍钴项目2025年硫磺需求增速预计达34%,进口量将达480万吨,大幅分流了全球的供给。

**我们回到核心的问题上来,如何交易这个"隐秘逻辑"?

**是寻找"供给侧影子股",做多被错杀的化工品板块。

有一个标的是磷酸二铵(DAP,化肥)。硫磺是制硫酸的原料,硫酸又是生产磷肥的命脉。当前磷铵市场已进入"有价无市"状态,硫磺单日再涨100元/吨,预计会推动磷铵成本线较10月提升18.7%。按照2026年春耕需求的刚性,硫磺库存持续低位的话,成本传导几乎是确定的。因此可以提前去筛选哪些公司主要集中做这一块的产品。

第二种需要期股两市场联动,构建宏观对冲组合,做多能源-化工的剪刀差

基于前述负相关性的逻辑,构建对冲组合,做多硫磺系化工品(如磷肥)相关的标的然后做空原油商品。

这个组合对冲了宏观经济的贝塔风险,纯粹捕捉产业链内部的结构性扭曲。当布伦特原油在65-70美元区间震荡对应**原油期货在465-495元区间、而硫磺CFR**现货价周涨幅达4.58%时,这种背离就会是该策略的盈利来源。

OPEC 增产计划持续,西海岸那边的美国为了抑制通胀肯定会加大原油的产量,最近的委内瑞拉事件背后的核心目的也是如此,那么在原油中期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上面的策略会有较大的空间,并且系统也在此前就给出了预示:

化工板块当前市盈率处于近10年相对的低位,而行业开工率却高达83%以上。这种"高开工 低估值 成本提涨"的组合,或许有两种结局——要么下游接受涨价,板块利润修复;要么中小企业出局,龙头集中度提升。无论哪种,对资本市场都是有**利好的。

回到化工板块这次,硫磺涨价的故事,**能只看需求端的花开两朵,更要看到供给端被能源价格扼住的命运咽喉。这个逻辑正在A股化工板块上演估值重估,从商品期货到股票ETF,整条链路已经打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文 软文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licai/170497.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