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ceshi阅读:2025-11-13 22:57:31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新型储能在**发展迅猛,截至2025年9月底,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力量。

技术创新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虹桥**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分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夏清分析指出,**通过构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机制,成功推动了新型储能产业的高速发展。**储能政策从早期的“新能源配储”向容量补偿、现货交易等市场化激励演进,为储能确立了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并拓宽其价值实现渠道。在清晰的机制引导下,市场侧响应积极,实现了装机规模的跨越式增长和系统成本的大幅**,2022年以来下降超50%。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能源部前部长朱棣文认为,**在大型风力涡轮机、电池储能和核反应堆建设成本控制方面处于全球**地位。近年来,**储能企业抢抓市场机遇,依托先进技术和供应链优势,积极开拓**市场,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当前,**储能产业技术格局正由单一走向多元,不同技术路线多元并进,锂离子电池仍占主导,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新技术加速示范应用。专家建议,**还应深入推进新型储能的**标准交流,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推动**外标准协调对接,在**产业生态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智慧与**方案。(经济日报记者 韩培涛)

文章转自《经济日报》,不构成**投资意见,投资者请自行甄别~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文 软文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licai/164153.html

标签: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