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药企产量翻番,业界建议布洛芬分拆销售
随着近期新冠阳性人数增加,部分药品和物资在各地开始出现断货和紧缺。为了保障药品和防疫物资、生活用品等供给,上海诸多医药和零售企业正在加紧生产和调货,保障采购和零售渠道的通畅。更有业者提出,对于布洛芬等**药品,可以考虑分拆小包装售卖,以触达更多消费者。
加速生产
12月17日,上海医药(601607.SH)通过公众号发布了旗下公司保供情况。上海医药表示,当前,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发热、镇痛、**类**购买需求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一周以来,上药信谊旗下防疫相关药品:布洛芬缓释胶囊、氨麻美敏片、酚氨咖敏片等药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早在12月7日,**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要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对此,上药信谊就紧急召开了防疫药品保供专题会,迅速响应并建立了**药品保供计划。另外,12月初起,信谊二厂就开始梳理现有库存、产线情况,并调整生产计划,迅速投入疫情防治**的生产中。在年终大品种排产紧张的情况下,企业科学调度生产班次,加大了氨麻美敏片和酚氨咖敏片两个感冒类药品的排班生产。同时,信谊二厂也积极采购原材料以及配套原辅料、包装材料。目前,酚氨咖敏片已实现日产量翻一番,12月12日起,氨麻美敏片已紧急投产3批。
百联集团麾下基本涵盖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经营业态,直接和间接控股百联股份、物贸股份、友谊股份、**医药、联华超市等企业。**医**面表示,已经注意到市场上布洛芬和连花清瘟等药品的供应非常紧张,因此正在加大力度调货和采购,以“敞开式”进货的方式向**各地合适的供应方来快速采购药品,目前上海的几大药厂都在加紧生产,以确保药品供应。
阿兹夫定片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今年7月,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真实生物订立协议,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由复星医药产业**商业化。
复星医药(600196.SH)方面对**财经记者表示,该公司已与国药控股、华润医药等**多家商业伙伴达成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提高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片的**终端可及性,加速推进渠道网络覆盖,为抗击新冠疫情贡献力量。目前,阿兹夫定片已在**31个省份完成医保挂网,并正加快**医院终端铺货,现已覆盖**各地主要医疗机构,包括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
另外,**财经记者从阿兹夫定片的生产厂家真实生物进一步了解到,阿兹夫定片生产线已完成扩产,由每天7万瓶增加至每天30万瓶,有效保障了产品的供应。
复星医**面除了正在加快推进新冠口服药的渠道覆盖外,旗下的复星诊断也在扩产新冠抗原试剂中。
“近期,我们一直在关注市场的抗原需求,基于复星诊断新冠抗原自测产品的产能储备优势,公司自2022年8月采用自动化装配线后,在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的产能和交付上可满足现阶段市场需求,公司正在积极快速地协调各方资源、积极备产,力争迅速提高供应量。目前我们抗原的日均产能在600万人份/天,同时,我们也有备案的产地,可以根据未来需求情况快速扩增产能。”复星医**面表示。
近期,强生旗下美林、泰诺等退烧产品**。强生**总部位于上海。强生**方面对**财经记者表示:“我们时刻关注目前疫情防控现状,并积极响应政府和医院号召,全力支持当前医**资保障工作。为了及时满足患者和大众的需求,我们的工厂已经开足产能,并在亚太供应链网络中优先供给**市场,尽全力保障对**市场的供应。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优化生产设施等计划,以期进一步提高产能。”
线上渠道发力
在流通方面,除了线下实体店,还有网络平台上都在积极调整。
1药网(NS.YI)的数据显示,从11月30日开始,“四类药品”的销售开始出现增长,12月第二周“四类药品”的销售额环比11月同期有将近13倍的增长,环比12月**周的销售额有超过4倍的增长。
面对防疫药品、用品需求井喷式增加带来的缺货挑战,总部在上海的1药网已发动一切力量寻找货源,平台尚能保证**量的抗疫药品、用品的供应,但目前,由于运营**工作人员也相继出现感染,加之物流时效下降,平台订单出现了**程度的积压。
1药网方面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已协调安排内外部人员前往运营**进行支援,尽快处理积压订单。
面对挑战
大部分的药企和零售渠道都在积极保供应,但其中的挑战也并不少。
“就药品生产而言,有些原料原液是需要从异地进货的,如今物流速度变缓,不少物流从业人员也发生阳性感染,人手一下子跟不上,所以会给制药厂带来**的困难。因此我们也在各地寻找合适的原料和药品供应商,包括一些可替代的同类功效药品。此外,目前**各地的对乙酰氨基酚类**都比较**,所以各地的货源、原料等也都有些紧缺,这就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去寻找合适的货源。”一位医药界资深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此外,也有部分消费者反馈,虽然在线订到了药品,但是物流速度很慢,甚至“货不对板”。对此,上述医药界资深人士表示,目前物流的确受到**的影响,但有些小商户存在不规范经营,比如明明缺货却依然销售,却以物流慢为理由拖延发货。虽然消费者也就猜到很可能是缺货,但依然不敢取消订单。至于“货不对板”就更不应该了,消费者可以申请退货退款,这毕竟是药品,不可“张冠李戴”。
“购买一些药品备用是需要的,但是不要过分囤积。比如布洛芬,一盒有20粒~24粒,成年人一天只能吃2粒,一盒可以吃至少10天,没有必要大量购入,只需适当购买即可。如今这类药品紧缺,我们正在考虑将布洛芬这类药品分拆成小包装售卖,这样可以流通触达到更多有需要的人。”上述医药界资深人士进一步表示。
在业界,也有不少持有相同观点者,认为在适当情况下,可以分拆紧缺药品,以小包装形式出售,或者采取**的人均限购模式,以保障可供应给更多消费者,避免不必要的大量囤药。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本文 软文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gptz/130231.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