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企稳向好有底气 内外资机构纷纷看好2023年A股市场
翻开2023年新篇章,外资和内资机构纷纷表示看好A股市场行情。受访机构普遍认为,宏观方面,**经济迈入新周期,A股基本面将持续改善,有望走出新一轮牛市;微观方面,随着上市公司业绩修复,A股上行动能将更充足,预计2023年消费服务、信息技术、医疗保健、中游制造等领域企业盈利增速较快。
经济企稳向好
提升A股吸引力
展望2023年,较多机构使用了“牛市”“整体乐观”“迎来逆转”“慢牛新格局”等乐观表述。例如,海通证券研报认为,多项估值指标显示A股处在相对底部位置,正在孕育新一轮上涨行情。
天弘基金**策略分析师刘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两个月,影响A股的两大宏观因素,包括房地产投资下滑对经济的影响、疫情对社零和服务业的影响,均朝着积极方向转化。同时,预计2023年政策因素将对A股市场带来更多积极影响。
“宏观政策将加大稳增长力度,进一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消费复苏的步伐将加快。同时,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陆续出台,相关产业链有望企稳,房地产投资也将企稳回升。”中原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周建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宏观经济在消费和投资的带动下,有望回归至潜在增长水平。A股基本面将迎来进一步复苏,市场风险偏好将回升,有利于A股市场估值水平的抬升。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陈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3年中长期社融增速有望重回上行通道,A股也将重新进入上行周期,开始震荡上行阶段。
与此同时,外资纷纷看好**资产。富达**基金经理HyomiJie表示:“虽然大部分发达**正面对通胀、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等多重挑战,但**的经济发展相对健康,将处于更有利的位置。经济方面,**央行采取了更具支持性的政策,并将政策**转向稳经济和保增长。对于寻求分散地区风险的**投资者来说,这些因素让**市场更具吸引力。”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并进一步扩大外资市场准入等利好因素涌现,**股票市场将进一步提振。
**外投资者均表示看好2023年A股流动性。中信建投认为,2023年A股市场资金面有望明显好于2022年。预计2023年全年外资将带来3000亿元增量资金,公募基金将带来约6000亿元增量资金,私募证券基金将带来3500亿元左右增量资金。
德意志银行集团**区**经济学家熊奕表示,一旦**的经济增速在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持续回升,金融市场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上市公司业绩修复
A股上行动能足
从微观层面来看,较多机构对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盈利韧性等方面给予关注与积极展望。
据申万宏源测算,2023年A股市场(非金融两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3%。银河证券认为,受上市公司业绩修复影响,二季度A股上行动能或更为明显。国金证券则认为,2022年财政端“留抵退税”、货币端“设备更新再**”等结构性工具对企业报表起到良好保护,2023年政策续力下,“累积效应”将现。
对此,周建华表示,2023年企业业绩将有所分化。上游工业品价格虽然相对较高,企业利润维持在较好水平,但从基数的角度看,利润增速将有所下降,同时全球整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中,上游工业品价格可能继续回落,相关企业业绩前景不佳。对于下游企业来说,随着成本下降、消费需求回升,业绩增速有望加快回升。
“2023年,整体A股盈利增速将呈低位复苏态势。从大类行业来看,2023年盈利增速相对较高的板块预计主要集中在消费服务、信息技术、医疗保健、中游制造等领域。”陈刚表示。
具体来看,陈刚认为,随着疫情扰动因素弱化,消费复苏可期;信息技术板块在信创、数字新基建等拉动下,有望迎来反弹;中游制造领域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下跌以及光伏、锂电、通用设备等部分领域的高景气度,预计盈利有所改善。而上游资源品板块随着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以及海外需求下降,盈利将会进一步承压。
国泰君安证券**投资顾问何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建议关注预期处于底部的顺经济周期价值股,例如金融、消费与地产等领域个股。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表示,中期来看,有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的领域将出现“赢家”,比如可再生能源、产业升级和人工智能创新等;从较长期来看,看好电动车整车厂、电动车电池和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等相关标的,以及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受益者”。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本文 软文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gptz/125465.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